除草醚分析和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A国标编号: 61904

CA

国标编号: 61904

1836-75-5

S:

中文名称: 除草醚

英文名称: Nithophen

NIP、TOK、WP-50、FW-925;2,4-二氯苯基-4-硝基

别名:

苯基醚

分子

分子式:

CHOClN

1273 2

284.11

量:

熔点:

70~71℃

密度:

1.406

蒸汽压:

水中0.7~1.2mg/L(22℃),易溶于乙醇、异丁醇、丙

溶解性:

酮、

化学性质较稳定,在室温下贮存两年有效成分基本不

稳定性:

变,

外观与性 纯品为淡黄色针状结晶,工业品为黄棕色固体,有特

状:

殊气味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远离食品)

用途:

农用除草剂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除草醚对人体皮肤渗透性强,对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粉尘或经皮肤吸收,能产生头痛眩晕、发绀等症状。能造成累积性中毒,并能刺激眼部、造成损害。长期接触的人员还必须检查肿瘤存在可能性。个别人对除草醚会产生过敏反应,如发现后立即停止接触,一般2至3天内可以自愈。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对人畜低毒。急性毒性:LD2630±134mg/kg(小鼠口服);3050±500mg/kg(大鼠口服);1470±365mg/kg(小鼠

50

口服);1620±420mg/kg(家兔经口)

亚急性、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0.7~12mg/m3,人吸入,1年,可引起咽喉和粘膜刺激症状,嗅觉减退;10~100mg/m3,大鼠吸入,6个月,营养失调和血管紧张度失调。

致癌:可引起小鼠肿瘤。引起致癌反应的最低剂量是312mg/kg。

致畸:使胎儿发育异常(因除草醚水解后生成2,4-二氯酚,该化合物具有明显的致癌、致畸性,某些胺基衍生物亦有三致性)。

水生生物毒性:0.125mg/L,24小时,水蚤,死亡;LC

50

0.27mg/L,96小时,白鲢;LC

50

2.5mg/L,48小时,鲤鱼;LC

50

5.5mg/L,48小时,泥鳅

代谢和降解:除草醚一般按酚类化合物的一般历程降解,第一个降解产物是二氯苯氧基酚,硝基可能被还原而成氨基衍生物,脱氯、解环。在降解过程中出现酚类衍生物,同是也可能脱硝基,故在施用过除草醚的土壤中常常出现亚硝酸根和氨离子。

由于除草醚原大部分被施在土壤、草的表面,见光才有活性,因此光解是除草醚降解的重要途径,同时生物降解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除草醚在动物体内被还原成氨基衍生物,随后生成葡萄糖醛酸的衍生物。

残留与蓄积:除草醚在环境中持久性不高,不太容易蓄积。

除草醚在土壤中消失较快,半衰期为6至14天左右,残效期为20至30天,按正常使用除草醚1年1次,1年2次或1年1次连续多年使用,在土壤和稻米中除草醚的残留量没有明显的差异,土壤中除草醚的残留量为0.02~0.07mg/kg。在高于正常使用量如每亩1kg或每亩2.5kg的情况下,每亩使用1kg除草醚的残留量增加不明显,而每亩使用2.5kg残留量增加较多,可达0.7mg/kg。几个不同地区采集的样品,测定结果中看不出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在稻杆中的除草醚的半衰期为11至14天,经15至28天,可消失90%以上。稻米中除草醚的残留量在0.1mg/kg以下,施药量超过正常使用量对残留量的影响不大。

进入动物体内除草醚很快消失,但变成致癌的氨基衍生物,不易蓄积。

迁移转化:除草醚进入环境的主要途径是施药,同时生产厂排出的废水、废渣、废气,也能污染附近的环境。由于除草醚的持久性不高,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易吸附以不易挥发,所以不易迁移。

进入土壤的除草醚首先被土襄胶体吸附,在土壤垂直移动性较小,一般情况下保留在土表1~2cm内,形成一个药层。植物能吸附除草醚,生物对除草醚有一定富集作用,含高有机质的物质对除草醚的吸附能力也很强,但降解速度比较

快。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氮氧化物。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实验室监测方法:

萘基乙胺比色法《常见有毒化学品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技术与监测方法》胡望钧主编气相色谱法《常见有毒化学品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技术与监测方法》胡望钧主编

气相色谱法(鱼肉)《农药残留量气相色谱法》国家商检局编

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8)

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

0.02mg/m3(一次值)

美国(1982)

饮用水中容许浓度

0.01mg/m3(日均值)

不得检出

美国(1982)

渔业水中容许浓度

不得检出

美国(1982)

地面水中容许浓度

不得检出

味觉阈浓度

0.58~1.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