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姜夔《凄凉犯》阅读练习及答案 .pdf

古代诗词姜夔《凄凉犯》阅读练习及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凄凉犯

(南宋)姜夔

合肥巷陌皆种柳,秋风夕起骚骚然。余客居阖户,时闻马嘶,出坡四顾,则荒烟野草,

不胜凄黯,乃著此解。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马嘶渐远,人归甚处,戍楼吹角。情怀正恶,更我罩

寒烟淡薄。似当时、将军部曲,迤逦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携歌,晚花行乐。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

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

【注】①南宋时,合肥作为边城重镇,经常遭受兵灾,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②羊裙:

借用了王献之题字于羊欣之裙的典故,此处代指写给友人的书信。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篇长达四十个字的词序,交代了写作缘起,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确实感触很深,“情

动于中而形于言”。

B.发端两句,以杨柳的依依多情反衬秋日边城的萧瑟冷寂,突出表现了“一片离索”。

C.“马嘶”“吹角”“旅人”“戍楼”,诸多意象视听结合,动静相交,渲染氛围。

D.下阕虚实相生,时空交织,以昔比今,以西湖比边城,在大跨度的比较中,更显愁思。

E.词中形容西湖荷花的手法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描写雨后海棠相同,都用了反问。

(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情怀正恶”的原因。(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秋兴八首其一》)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拟行路难(其四)》)

(3)____________________,忽到庞公栖隐处。(《夜归鹿门歌》)

(4)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

应是“”。

(5)易安居士在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一句中运用叠词增强

了表现力,表现了一种求而不得的愁苦之情,五柳先生在他的《归去来兮辞》“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中也巧妙地运用了叠词,表现了春景的美好和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14.(1)【答案】DE(“下阕虚实相生”错,下阕的内容都是想象虚写)E应是设问

(2)【答案】①边城荒凉的家国之悲;②客居漂泊的孤寂之感;③追忆友人的思念之情;④鸿雁

传信的成空之惧。(答出1点得1分,2点得2分,答出3点即可得4分)

【诗歌解读】

此词大约是公元1190年(光宗绍熙元年)作者客居合肥(今属安徽)时的作品。原题

下有序云:“合肥巷陌皆种柳,秋风夕起骚骚然;予客居阖户,时闻马嘶,出城四顾,则荒

烟野草,不胜凄黯,乃著此解;

词序交代了写作缘起,并论述了关于“犯调”的问题,从词序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确

实感触很深,“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这首词上片描写淮南边城合肥的荒凉萧索景象,下片在对昔日游冶生活的怀念中隐隐透

露出一种“黍离”之悲。无限感慨,都在虚处。上片描写边城合肥的萧条景象和自己触景而

生的凄苦情怀。南宋时,淮南已是极边,作为边城重镇的合肥,由于经常遭受兵灾,已经失

去了昔日的繁华。发端两句,概括写出合肥城的荒凉冷落。“合肥巷陌皆种柳”,词人将“绿

杨巷陌”置于“秋风”“边城”的广阔背景中,以杨柳的依依多情反衬秋日边城的萧瑟无情。

就更容易突现那“一片离索”。宋朝王之道《出合肥北门二首》描绘南宋初年合肥附近的残

破景象是“断垣甃石新修垒,折戟埋沙旧战场。阛阓凋零煨烬里,春风生草没牛羊”。“一片

离索”全属写实。

然而,这两句还只是粗线条的勾勒,犹如一幅大型油画,人们首先看到的是画面的总体

轮廓:萧索的边城街巷中,一片杨柳在秋风中袅舞;及至近处观察,读者仿佛进入了具体的

画境,见到军马嘶鸣,行人匆匆,戍楼孤耸寒角悲吹。“马嘶”、“吹角”诉诸听觉,旅人、

“戍楼”诉诸视觉;这些意象,或处于运动之中,或呈现为静态,在萧瑟的秋风中交织成一

幅画面,调动起读者各种不同的感官,使之充分感受到边城遭受兵燹那种特有的凄凉气氛。

接着,作者抛开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将自己此时的心情用“情怀正恶”四字,沟通了与读者

的联系,随即又在上述这幅画面上抹上

文档评论(0)

135****554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