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4)--3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绪概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情绪总是和人的需要与动机密切相关,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或目标达成时,将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当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或目标未实现时,将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一、情绪的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和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一、情绪的概念

一、情绪的概念情绪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表现

1、主观体验主观体验包括情绪体验的性质、强度、紧张度和复杂度。性质上来看,情绪的主观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情绪的三个成分:凡是符合个体需要的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就是积极的;凡是不符合个体的需要,或是妨碍个体需要得到满足的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就是消极的。

1、主观体验主观体验包括情绪体验的性质、强度、紧张度和复杂度。性质上来看,情绪的主观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强度上来看,情绪体验有强、弱之分。情绪体验的强弱一方面与刺激本身的强度有关,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个人如何认识、评价刺激对自己的意义。情绪的三个成分:

1、主观体验主观体验包括情绪体验的性质、强度、紧张度和复杂度。性质上来看,情绪的主观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强度上来看,情绪体验有强、弱之分。情绪体验还有紧张与轻松之分。各种情绪的复杂程度也是很不一样的。有些情感相对单纯,而有些情感的成分非常复杂。情绪的三个成分:

2、生理唤醒生理唤醒是指伴随情绪而产生的生理反应和变化,它与广泛的神经系统有关,如中枢神经系统的额叶皮层、脑干、杏仁核等,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这些生理反应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所控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情绪的三个成分:

3、外部表现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情绪的三个成分:面部表情是情绪表达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眉、眼、鼻、口等器官以及面部肌肉的变化来表达情绪。如眉飞色舞、愁眉苦脸、喜形于色等,都是通过描写人的面部特征来表达不同的情绪。面部表情声音表情动作表情表情

3、外部表现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情绪的三个成分:声音表情是通过声音的音调、音色、音量、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绪。如高兴时音调轻快,悲哀时情调低沉、节奏缓慢,愤怒时音量加大、急促且严厉。面部表情声音表情动作表情表情

3、外部表现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情绪的三个成分:动作表情是指通过身体,特别是四肢的动作来表达情绪的方法。如捶胸顿足表示痛苦和悔恨,垂头丧气表示失望和悲哀,坐立不安表示烦躁和焦虑等。面部表情声音表情动作表情表情

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行为作为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在评定情绪时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同时活动,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一、情绪的概念

外部环境——顺境:学业成功、感情顺利、环境优美……——逆境:人际冲突、学业压力、高温燥热……内部环境——内在生理变化:内分泌紊乱、生理周期变化……二、情绪的发生机制(一)情绪与环境

情绪总是与人的需要紧密相连,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的需要是多样化的和多层次的。在实现和满足个人需要时,会受到各种内、外条件的制约,这必然会导致情绪上的起伏波动。二、情绪的发生机制(二)情绪与需要

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感受。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只有通过认知对客观事物作出评价之后,才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认知才是决定情绪的关键因素。二、情绪的发生机制(三)情绪与认知

情绪与行为密切相关,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二、情绪的发生机制(四)情绪与行为

情绪的基本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机能主义学派把情绪定义为“机体再调整”行为主义把情绪看作“遗传的模式反应”精神分析学派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能和焦虑问题上情绪的基本理论

外周情绪理论是詹姆斯和兰格情绪理论的结合。詹姆斯认为:“我们并不是因为难过而哭泣,害怕而发抖,愤怒而打人。”更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我们感到难过是因为我们哭泣,害怕是因为我们发抖,愤怒是因为我们打人。”在詹姆斯看来,情绪就是对外周机体变化的觉知。一、外周情绪理论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而血管的活动是受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植物神经系统支配加强和血管扩张,我们就产生愉悦的情绪;植物神经系统支配减弱,血管收缩和气管肌肉痉挛,个体就产生恐惧的情绪。”詹姆斯和兰格都认为“情绪就是对机体变化的觉知”。不同之处在于“詹姆斯更看重骨骼肌肉系统在情绪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而兰格更看重“血液及内脏系统的变化”。一、外周情绪理论

坎农和巴德是最早对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提出质疑的学者。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