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课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第13课

目录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民族民主运动概念解析“民族运动”或“民族主义革命”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运动。“民主运动”或“民主主义革命”是指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斗争到帝国主义时代,开始出现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或民主革命,如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通过夺取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文化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帝国主义可能衍生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等

非洲和拉丁美洲亚洲(1)民族自决原则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2)民族主义在欧洲国家的殖民地获得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普遍承认和迅速发展民族自决原则P72第二段

影响: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欧洲近代所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受到冲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P72最后一段)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P72思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重创了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遭到了削弱(2)在战争的过程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意识到白人不是生来占统治地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传播开来。很快,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了

民族压迫的双重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然而它们国小力弱,内部纷争,又为大国所利用,无法主宰自己的民族命运。为什么被压迫民族无法主宰自己的民族命运?内部纷争大国利用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民族尚未完全觉醒帝国主义势力强大一战前的欧洲

被压迫民族怎样才能赢得民族的完全独立?Problem!

客观独立的契机一战前的欧洲一战后的欧洲四大帝国解体新兴民族国家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世界殖民体系开始了解体过程。

客观独立的契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世界殖民体系在战后很快土崩瓦解。

主观独立的前提:文化自信一战中为英国作战的印度骑兵一位法国官员评论:“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白人不再被认为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返回家园的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一战中为法国作战的阿尔及利亚士兵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士大夫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文化自负走向文化自卑。所谓文化自卑,就是一种对待自身文化价值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特别是随着民族危机的一次次加深,一些国人对中国自身文化的失望日益加重……然而,“新文化运动”在建立新的文化自觉之时,也出现了一些极端做法,如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一度要求废除汉字并走拼音文字之路等全盘西化主张。——胡键《树立文化自信要摆脱自负和自卑》

主观独立的武器:民族自决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序言》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民族自决权就是政治上的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这种要求并不等于分离、分散、成立小国家的要求,它只是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彻底表现。……我们要求民族自决的自由,并不是想实现建立小国的理想,相反,是因为我们想建立大国,想使各民族接近乃至融合。……永远反对任何用暴力或任何非正义手段从外部影响民族自决的企图。——1916年3月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亚洲欧洲P73第一段

史料阅读P73《大西洋宪章》《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和《联合国宪章》三则史料表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社会将尊重各国的主权和民族自决权作为国际政治基本原则和决心,这是国际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成为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武器左起:艾登、斯退丁纽斯、莫洛托夫、宋子文。

何去何从据统计,截至1990年,联合国159个成员国中,有近100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布独立的。——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对这些新生国家的前途,西方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悲观的,他们预测新独立的国家将无法克服面临的巨大困难,将长期深陷种族矛盾、阶级冲突、社会动乱而不能自拔。一种是乐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