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件:命题说题.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素养命题说题南湖区七星中学叶艳艳

目录CONTENTS一、命题呈现1二、说题设计2

一、命题呈现PART01

选择题诗言志,词达意,诗词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伟大文学创造,是中国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诗词·知人物】材料一:春秋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南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晚清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近现代毛泽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品读诗词,回望历史,联系材料一,以下“诗词达意”正确的是:①屈原哀的是国无太平,民不聊生。②岳飞怒的是不愿对抗金朝侵略的北宋政权。③林则徐所希望建立的是民族民主的国家。④毛泽东喜的是长征的顺利进军。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非选择题【诗词·感时代】材料二:图一:战国形势图(部编七上中国历史插图)图二:南宋、金、西夏形势图(部编七下中国历史插图)图三:鸦片战争形势图(部编八上中国历史插图)图四:开国大典图片(部编八下中国历史插图)(2)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写一写以上诗词作者他们所处时代的主要特征或背景。

非选择题(2)【诗词·养气节】(3)这些伟大的诗词作家和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请运用相关史实写一写与他们同时代的中国人民是怎样或是推动民族融合国家统一或是抵御外来侵略舍身忘死或是力争民主和平维护人民利益,将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代代相承的。(要求史论结合,历史逻辑合理)

二、说题设计PART02

【诗词·知人物】【诗词·感时代】【诗词·养气节】(一)试题立意

【诗词·知人物】【诗词·感时代】【诗词·养气节】(一)试题立意

以诗词“言志达意”为切入口,从“诗词·知人物”到“诗词·感时代”再到“诗词·养气节”,从诗意中品人意,从人意中去思考时代背景,再回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人民及他们的抗争和他们身上体现的中华民族那不变的“精气神”。出题的整体思路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也是核心素养的第一个要点和要求,即诗词作为文化体现的是人的主观意识,而人所具备的主观意识又是由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诗词文化及中国人的精气神等主观力量又是影响客观历史环境的重要力量。【诗词·知人物】【诗词·感时代】【诗词·养气节】(一)试题立意1、挖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题意图考察学生对诗词作者所处时代的了解和理解,并以不同时代的诗人串联起古今历史,考察学生对历史时序、具体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结论的理解和掌握。【诗词·知人物】【诗词·感时代】【诗词·养气节】(一)试题立意2、历史课程内容建议历史教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以点连线,以线穿点,使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体现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学习的有机结合。

第一问选择题通过诗词内容的品读引导学生思考的是当时人民普遍的愿望和诉求;【诗词·知人物】【诗词·感时代】【诗词·养气节】(一)试题立意答案:选D。

第二问通过诗词创作的背景引导学生思考当时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此两问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诗词·知人物】【诗词·感时代】【诗词·养气节】(一)试题立意答案:屈原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制度变革、民族融合。岳飞所处的宋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走向统一。林则徐所处的清末时期: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毛泽东近现代时期: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逐步转变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问让学生联系诗人所处时代背景,梳理古今历史上那些怀着同样的爱国之情而不断前仆后继抗争、努力与奋斗的伟大壮举,体现中华民族代代相承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落实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诗词·知人物】【诗词·感时代】【诗词·养气节】(一)试题立意答案:战国后期的秦国统一六国,结束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促进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元朝时期结束辽宋夏金的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并建立行省制度等,加强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管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面对西方的外来侵略,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面对封建势力的腐朽统治,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维新变法运动推动民族思想解放,资产阶级革命派用革命斗争的方式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从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