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练习题
第一单元 2-
1.1氓 2-
1.2离骚(节选) 6-
2孔雀东南飞并序 13-
3.1蜀道难 19-
3.2蜀相 25-
4望海潮扬州慢 32-
第一单元测验 39-
第二单元 54-
5阿Q正传(节选) 54-
5.1边城(节选) 61-
6.1大堰河——我的保姆 67-
6.2再别康桥 73-
7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 80-
8茶馆(节选) 87-
第二单元测验 95-
第三单元 109-
9.1陈情表 -109-
9.2项脊轩志 120-
10.1兰亭集序 -127-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 136-
11种树郭橐驼传 143-
12石钟山记 150-
第三单元测验 158-
第四单元 173-
13.1自然选择的证明 173-
13.2宇宙的边疆 179-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186-
第四单元测验 195-
第一单元
1.1氓
基础演练
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máng)静女其姝(shū)修我矛戟(qǐ)
B.静女其娈(luán)乘彼垝垣(guǐ)与子同泽(zé)
C.夙兴夜寐(sù)隰则有泮(pàn)贻我彤管(yí)
D.洵美且异(xún)无与士耽(dān)渐车帷裳(cháng)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体无咎言夙兴夜寐嗜草乘彼垝垣
B.糜室劳矣矛戟
彤管踟蹰
C.自我徂尔有炜
洵美于嗟鸠兮
D.泣涕涟涟送子
涉骐言笑晏晏
3.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
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用了赋的手法,直接
抒发对女子的喜爱。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
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4.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5.《诗经》原名《…......….》或《……》,共收录从西周初期
到春秋中期的诗歌…………首。它是我国第一部………《诗
经》“六义”是指…………………。
课内精读
阅读《氓》这首诗,回答6~9题。
6.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答: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
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的性格。
8.“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
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流露出来的感
情…,决绝而不留恋。
9.“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的性格
特点。
课外迁移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2题。
苯莒①
采采苯莒,薄言②采之。
采采苯莒,薄言有之。
采采苯苜,薄言掇之。
采采苯莒,薄言捋之。
采采苯莒,薄言祜“之。
采采苯莒,薄言襪之。
[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苯苜:车前草(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
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祜:手持衣角盛物。⑦褪: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0.《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1.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
表现出来的?
答:
12.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docx
- 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 2015前列腺癌病例讨论(45页)-原创力文档.pptx
- 交通职业院校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研究.docx
- 工程造价毕业论文——EPC总承包模式下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docx
- 员工股权激励协议模板.docx
- 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docx
- 学习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党课ppt课件.pptx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交底书.docx
- 大区业务支持集训课件四害消杀.ppt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典优】.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预热题).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能力提升).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1套.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