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①含义:

[总体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正统思想。②方法:

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新发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百家争鸣(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一、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相互争辩、相互辩驳的局面。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先生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小说家等十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③“仁”的表现:

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补充】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国的邹衍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

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B、“礼”的思想:

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①含义:

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狭义:周礼

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

二、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

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②礼的实践方法: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a、于社会:

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b、于个人:

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重组的机会。【探究】孔子之政治思想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德”、“礼”?

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一统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有创

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随着周天子“共主”

文档评论(0)

yaning5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