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
教科书
书名: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通过探究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阶段性发展演变,掌握其基本特征。
以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为例,分析其政治、经济、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治理措施,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了解我国历史上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探讨其在大一统国家治理上的作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掌握中国古代“大一统”理念含义及内在的治理机制。
2.以我国历史上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为例,分析其政治、经济、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治理措施,总结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从中国古代“大一统”内在的治理举措中总结历史经验,从历史中汲取智慧。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
从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丁雅克的时代之问:中国的文明延续至今,而且其生命力还在勃勃生长着,滋养并影响着未来的人民。但世界上文明那么多,国家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中国,只能是中国?神入历史课堂,从本节课三个子任务厘清本节课的教学逻辑,学生感知历史并进入历史情境。
【环节二:新课教学】
◆学习任务1:厘清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
(1)出示史料,学生从“大一统”的原始意义出发,了解先人对“大一统”理念的思考
(2)衔接史料,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不是指单纯的地域统一和权力集中,如孔子所说的“有道”、孟子所说的“定”及荀子所说的“财万物”,更多的是指天下国家治理上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应当具备的核心凝聚力,是对分散和对抗凝聚力量的整合观念。引出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理念的内在要义,即大一统的天下观、大一统的政治观以及大一统的民族观。
◆学习任务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化学习,选取“大一统”理念的一个方面,进一步探究其内在含义及外化实践样态,并进行小组分享。
组别
议题
小组一
大一统的天下观及其实践样态
小组二
大一统的政治观及其实践样态
小组三
大一统的民族观及其实践样态
[小组一:大一统的天下观及其实践样态]
引导学生结合史料,理解中国古代追求国家统一的天下观念,从史料典籍中感受先秦时期地方区域的划分的思想倾向。学生绘制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时间轴,在时间轴上圈出、计算中国古代处于统一局面的历史时期或朝代,并总结规律。进一步理解统一历史大势以及历史主流。
[小组二:大一统的民族观及其实践样态]
结合教材内容,总览秦朝至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的历史脉络自建立以来,便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理解并梳理在民族治理上重视“差序”化治理,在巩固内政与开拓边疆之间寻求平衡点,形成的富有弹性的治理模式,体会有效的民族治理与中华民族“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格局,追求团结统一而反对分裂的国族取向的内在联系。
[小组三:大一统的政治观及其实践样态]
从西方罗马帝国覆亡后再未“归一”,为何汉朝在历经分裂后,仍能回归统一的正轨这一开放的问题设置,到小组查阅相关资料,从政治角度分析汉朝相较于罗马帝国在国家治理上的优势,进而理解大一统政治观的深刻含义及其有效实践,进一步理解秦汉后中国分裂仍能回归统一的关键在于在秦汉时期开始进行深度整合,朝野合力的力量统合、中心合聚的制度统合、礼法合治的治理统合共同形成了凝聚中心性与整体性的大一统政治治理体系。
◆学习任务3:总结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的特点。
学生总结归纳,从内在要义看,中国古代“大一统”不仅是凝聚天下观、政治观与民族观的观念形态,从外化实践样态看,“大一统”也是重视和尊重一体、统合的治理体系。“大一统”中追求团结统一反对分裂的国家形态、旨在凝聚整体性中心性的制度体系、重视差序化与弹性的民族治理范式,实际回答了实际回答了大一统何为一、靠什么大一统以及大一统如何大这三个核心问题,展现出国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以及因俗而治的特点。
学生体会大一统的精神内核与治理体系互动配合的双向关系。
【环节三:总结升华】
◆学习任务4:以班级研讨会的形式,探究中国古代“大一统”治理经验及当代意义,并分享成果。
[研讨成果1:从历代中央与地方的治理变化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当代价值]
[研讨成果2:“大一统”和合思想为人类携手建设多元包容的世界秩序提供的启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对我国传统治理经验的重新思考和合理借鉴,理解发挥“大一统”思想资源和历史传统,从“大一统”思想当中获得有益的镜鉴,面向未来。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的今天,在国际社会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今天,理解这一节活动课的价值所在——探寻国家治理经验智慧、传承中华文化优秀基因、讲好中国国家治理故事,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学习任务单.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学习任务单.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学习任务单.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学习任务单.doc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 (1).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