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年级:高二学科:历史(统编版)你能从这两张图中获取什么信息?国运兴衰VS个体荣辱出土于河南省尉氏县后大庄村元墓的纳粮彩绘壁画,描绘了农民向封建政府纳粮的画面,农民将辛苦劳作所得的大部上缴朝廷,用以维持封建王朝的运行和满足皇权的一己之私。“告别田赋鼎”。铭文最后写道:“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大国·小民”的经济博弈之路——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学习目标:一、学生梳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赋役制度演进的趋势,理解随皇权制度之下,赋税制度必然相应地一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转向诛求无度,直到最后因“民力殚残”而重蹈王朝崩解的覆辙。二、通过古今对比,学生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了解民国和新中国与帝国主义作斗争收回关税主权,涵养国家权利意识。三、通过探索现代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经济体制改革,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取消农业税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真正理解“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国与民之关系。探究主题:主题一、竭小民,奉国政——古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主题二、倚小民,救国危——近代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努力主题三、善小民,促国强——现代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经济体制改革主题一、竭小民,奉国政——古代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赋役制度名词解释赋税户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田赋:以田亩为征收依据的土地税;丁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杂税。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赋役制度徭役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主要是成年男子)从事的无偿劳役兵役力役杂役依据教材梳理历朝历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基础史实。古代中国赋役制度演进的过程朝代赋役制度内容秦汉北魏隋唐初期晚期宋元明清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朝汉高祖十五税一、汉景帝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极重;汉朝分口赋、算赋,征收财产税徭役:更卒、正卒、戍卒租调制废除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租庸调制两税法承唐制征收两税;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募役法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北方)与两税法(南方);科差夏税与秋粮;“金花银”;“一条鞭法”“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重点探究(一)唐朝赋役制度的迭变古代中国赋役制度演进的趋势材料一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兼调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上》内容发展趋势征收依据征收对象徭役形式征收时间人丁为主?资产为主(两税法为标志)材料二(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之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皆省。——《资治通鉴》以农为主?农商并重(两税法为标志)阅读材料,结合教材,说明唐朝的赋役制度经历了什么样的迭变?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两种赋税制度征税的标准和方式分别是什么?这种制度的迭变暗含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农民由必须服徭役发展为纳绢代役不定时?定时(两税法为标志)两税法租庸调重点探究(二)一条鞭法古代中国赋役制度演进的趋势观察左侧明朝一条鞭法架构图,回答: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说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又暗含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赋役变革:赋役合并征收种类:统一征收内容发展趋势赋役种类赋役形式繁杂?简单(一条鞭法为标志)赋税形式:一概征银实物为主?货币为主(一条鞭法为标志)摊丁入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重点探究(三)人头税的彻底废除古代中国赋役制度演进的趋势“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常额,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不再承担丁税。如果说此前的赋税制度已出现了人身依附关系减弱的趋势,那么中国古代税收制度中完全取消人头税是什么时候?人头税的彻底废除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意义: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表明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有利于政府的征收。古代中国赋役制度下的大国小民博弈秦亡后,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武帝以后加征……还征收财产税……目的:为维护新兴王朝统治唐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780年,唐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宋附加税繁杂多变……再派发各种徭役目的:农民反抗斗争,缓解统治危机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明清时期……衙门在正赋之外广立加征加派的税目目的:随商品经济发展而作出的改革这些调整是否意味着古代小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学习任务单.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必修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学习任务单.doc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教学课件.pptx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 (1).doc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教学设计.doc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学习任务单.doc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教学设计.doc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习任务单.doc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教学设计.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