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与保护.docx

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与保护.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白山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与保护

刘博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是整个欧亚东大陆北半球上一个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大量的古老孑遗植物。3a调查研究表明,该地区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28种,隶属19科26属。其中菌类植物有1科1属1种,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3科20属21种。通过分析长白山区保护现状及致危原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对策。

濒危原因

内在因素

分布区域十分狭窄,自然更新困难,如山楂海棠仅分布在长白山西南坡长白县境内的八号闸至龙泉镇海拔1100?1300m间的疏林内;对开蕨间断地分布在临江、集安、通化等海拔700?1100m之间坡度在30°C左右的东北坡中上部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下石砾质阴湿的腐质土壤中;长白松分布在长白山北坡安图县境内海拔630?1400m的二道白河、三道白河沿岸红松阔叶林和针叶林中;玫瑰仅分布在珲春市敬信乡图门江中的一个沙州上。由于这些植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和生态脆弱性,并且多呈零星岛屿状残遗分布,造成了遗传多样性降低和基因流受阻。同时一些植物起源古老,如水曲柳、胡桃楸、人参等都为第三纪的孑遗植物,再加上单种属植物较多(共有16种,占总种数57.14%),使植物的种群难以繁殖扩大。

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和地史变迁往往给物种带来大规模毁灭性的打击。长白山区在第三纪第四纪发生了强烈的冰川运动,大量的冰川从北极向南推进,许多物种因此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特别是1200前长白天池发生了巨大的火山喷发,大量的岩浆毁坏了天池周围直径50km以内的所有植被。1597年、1668年和1702年又连续地喷发了3次,使整个高山带的植被变得十分脆弱而又年轻,土质变得更加贫瘠。另外,长白山区湿度较小,风力较大,不时发生一些自然火灾。1986年8月28日的十五号台风从日本海登陆一次就毁灭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050?1700m的1万hm以红松为主的针叶纯林。

1.3生物因素一些结着红色浆果的植物如人参、刺人参和东北红豆杉(种子外具有肉质的假种皮)等,依靠雀形目属的鸟类进行种子传播。近些年来,由于鸟类种群数量的下降,植物的天然更新受到了阻碍,特别是由于松鼠Sciurusvulgaris数量的急剧减少,红松的天然更新已不能正常地进行。相反一些啮齿动物,如大林姬鼠Apodemuspeninsulae、花鼠Eutamiassibiricus等不断地啃食树皮、嫩茎、幼苗等,造成了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不断萎缩。

1.4人为因素

长白山区28种珍稀濒危植物中有22种是珍贵的药用价值,其中人参、刺五加、黄芪和平贝母[16]是关东著名的地道药材;有19种是观赏植物,其中长白松、小花木兰、牛皮杜鹃和松毛翠等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有8种是优良的材用树种,其中水曲柳、核桃揪和黄檗被称为东北木材中的“三宝”。近些年来,过度盲目地采挖药材和大力推行毁林种参的种植模式等是造成一些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

保护现状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长白山区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保护区26个,总面积147.6万hm,占吉林省国土面积4.8%。其中长白山保护区为国家纽保护区,主要保护草苁蓉、牛皮杜鹃、狭叶瓶尔小草和山楂海棠等,在保护区博物馆后面,还建立了长白山植物园,重点保护对开蕨、玫瑰及高山苔原带上的种质资源。石湖保护区、白河长白松保护区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石湖保护区重点保护野山参、东北红豆杉、天麻、朝鲜崖柏和小花木兰等植物。白河长白松保护区是长白松专类保护区。其他的保护区主要保护松口蘑、钻天柳、刺参、平贝母和紫椴等。

虽然大多数植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仍有一部分珍稀濒危植物尚处于濒临绝灭的状态,如人参、对开蕨和狭叶瓶尔小草等等。因此积极加强各方面的协作,制订行之有效的政策已成当务之急。

保护对策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紧紧抓住吉林省建设“生态省”和国家林业局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机遇,积极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改变长白山区20几个林业局依靠砍伐森林,特别是以红松、紫椴和水曲柳等珍贵材用树种为主的单一经营模式。

通过人工养殖林蛙Ranachensiensis、蜜蜂Apiscerana和紫貂Marteszibellina等经济动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要大力推广林下种参制度,保护好生态环境和种质资源。

不断进行宣传教育

通过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森林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开展普法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一些旅游区内可控制游人的数量,规定要本着“靠山,吃山,更要养山”的原则。坚决制止乱砍滥伐、乱掘滥挖等原始野蛮的粗野做法,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