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一、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1、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2)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商品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
(4)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本质上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劳动时间来计量的。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
(4)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一无所有。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2、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生产过程的两重性:资本主义生产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其生产过程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剩余价值的实质: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
1、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区分为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
a.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转移自己的物质形态,不发生价值增殖。
b.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中不仅创造出劳动力价值,而且还实现了价值增殖。
2、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m=m/v,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1、绝对剩余价值是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或提高劳动强度都会增加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是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3、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由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