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俗话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在贾平凹笔下,《秦腔》入烈酒,苍劲雄壮。
古调传雅韵秦音演正声
——《秦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贾平凹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秦腔艺术。
2.通过“秦腔”宣传片拍摄策划,体会作者在场面细节描写上的出神入化。
4.品读作者所传达出的秦腔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感悟厚重的文化意蕴。
一、导入新课
播放秦腔视频《忠保国》。
俗话说,五千年地下文明看陕西。提起陕西,不少人尤其是陕西以外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秦始皇兵马俑、黄土高坡、陕北民歌信天游,以及陕西特色风味羊肉泡馍。黄土地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也养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秦腔”就是灿烂民族文化中的一株常春藤。
2022年6月13日-6月24日,西安成功举办了“秦腔的升段·人民的节日”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艺术节后,“秦腔进校园活动”在各个学校掀起热潮。岐山高中学安排高二年级同学承担本次活动的的宣传工作,我们班的任务是的拍摄“秦腔”宣传片。同学们,十分有幸,我们“岐山”在贾平凹先生散文《秦腔》开篇编闪亮登场。今天我们结合贾先生的散文,确定本次宣传片的主题,重点展现秦腔的艺术特色以及秦人对秦腔的痴迷,合力完成“秦腔”宣传片的策划任务。
附:课前预习资料:
1.了解作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商洛丹凤人,生于1952年。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的作家。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代表作:《废都》《秦腔》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天气》等。
2.了解秦腔
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
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让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表演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腔八大本有《麟骨床》《鸳鸯被》《惠风扇》《玉虎坠》《忠义侠》《和氏璧》《春秋笔》《八义图》——麟骨床上鸳鸯被,惠风扇下吊玉虎坠;忠义侠藏和氏璧,春秋笔描绘八义图。
秦腔作为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其角色有“十三门二十八类”之多,各门角色都有拿手的唱段和技巧,风格独特。十三门角色分为四生、六旦、二净、一丑,又称“十三头网子”。
3.了解《秦腔》。获茅盾文学奖的是贾平凹的小说《秦腔》,课本节选的是贾平凹的散文《秦腔》,所以选择评论文章时一定要分清楚。
二、新授
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设计一下问题:
1.作为陕西关中人,我们对秦腔较为熟悉。你觉得秦腔具有什么特点呢?
示例:大喊大叫,历史悠久,激越雄壮酣畅淋漓。
2.你喜欢秦腔吗?
预设1:喜欢。
师:京剧、昆曲、黄梅戏等地方戏曲走向全国,而我们的秦腔则仅在陕西关中、甘肃天水一带较为流行,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片,不仅让同学了解秦腔,更能让全国更多的地区接受秦腔甚至喜欢秦腔。
预设2:不喜欢
师:希望通过阅读贾平凹先生的散文《秦腔》,你不仅了解秦腔,做好宣传片策划,更能喜欢上秦腔甚至哼两句秦腔,将我们的家乡文化发扬光大。
任务一:初读文本,寻找拍摄素材。
提示:宣传片虽然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的,但是对拍摄的过程依然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所以,拍摄宣传片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拍摄的指导思路。这一任务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熟悉文本。
活动一:初读梳理脉络。
学生速读文本,教师根据学生基础选择三位较优秀学生概括,教师引导归纳总结。。
【预设生成】文章先交代秦腔生成的土壤,即广阔的秦地和具有粗犷性格的秦人;然后写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最后,写了秦腔的神圣地位。
板书:秦地、秦人、秦腔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指出秦腔的生成及秦腔与当地风土人情密不可分的特点。
第二部分(4—9)通过排练和演出秦腔,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只能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文章先交代秦腔生成的土壤,即广阔的秦川和具有粗犷性格的秦人;然后写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最后,写了秦腔的神圣地位。
【教师补充】贾先生散文在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时是从原文第三段开始的。原文第一段“在平日教训某人:你要不怎么怎么样,今晚让你去看秦腔!秦腔成了惩罚的代名词。所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南省2024届高三语文一模语言文字运用题汇编.docx
- 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议论文“裁剪vs自然而成”的打开方式(命题解析及6篇标杆文).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回顾:标点的理解与训练.pptx
-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回顾: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逻辑知识 (1).pptx
- 202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文化散文专练指导.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昂着头与垂着头”“热闹与枯燥”“前浪与后浪”作文导写.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发现问题和突破问题,哪一个更利于推动创新性发展?.docx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辩证思维的有效运用策略.docx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名著阅读《乡土中国》内容概要.docx
- 河北省承德市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