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贴合技术的工艺流程.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贴合技术的工艺流程

OCR液态光学胶是水胶,属UV光照系列胶,UV是英文UltravioletRays的所写,即紫外光线,波长在10~400nm范围内。UV胶又称无影胶、光敏胶、紫外光固化胶。必须通过紫外光照射才能固化的一类胶粘剂。

一.工艺流程:

(一)OCA贴合流程

1/7

G-,点

G-,

点UV戴,:芯

光包,.,

硬压

GR叭怍仆叩

宁工入二。设备及作业方式:

宁工

尸 c 只芷碍f:m;i.

... N如 1凶改工I呛“守0·。

... N如 1

凶改工I

呛“守0·

R`

廿

-L

/ .

+x

a

.

F

gg

乙 乙三Z二7乙二Z二7乙7二二二乙二7

二 二三

乙7乙九=亿乙仁

二/工二7二乙二7

之 手机结构进汁联垫

主要工艺过程:

1.将大块sensor玻璃切割成小panel的制程,有镭射切割和刀轮切割两种方式,目前一般采用刀轮切割即可。

2/7

2。有厂家研制出在大片上贴小保护膜的设备,可防止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污染sensor表面。有厂家直接切割,然后将小片sensor进行清洗。

3.裂片有设备裂片和人工裂片两种方式,一般7inch以下大部分厂家采用人工裂片方式,切割时在大片玻璃下垫一张纸,切割完成后,将纸抽出,到旁边的作业台上进行人工裂片.裂片时先横向裂成条,在逐条裂成片。

(二)。研磨清洗:

将裂成的小片周边进行研磨,现小尺寸一般厂家都不做研磨。2。清洗:采用纯水超声波清洗后烘干。

3。外观检查、贴保护膜

清洗后的小片,进行全数外观检查,有无擦划伤、裂痕、污染等,良品贴保护膜。4。ACF贴附:

FPC压合(bonding)

目的:让touchsensor与IC驱动功能连接。

注:FPCa:加上一个“a”代表已焊上IC,RC等component,“a

3/7

为为assembly的意思.

为加强FPC强度及防止水汽渗入,有工艺在FPCbonding后在FPC周围涂布少量的UV胶,经紫外灯照射后固化。现在一般厂家已不再采用此工艺。

贴合:将FPCbonding后的Sensor与coverglass贴合在一起,依据所用胶材的不同,目前有两种贴合方式,一种是OCA贴合,一种是OCR贴合。

OCA贴合分两步,第一步将OCA膜贴在sensor上,俗称软贴硬,第二部将贴过OCA膜的sensor与盖板玻璃贴合在一起,俗称硬贴硬。

第一步:软贴硬

一般所采用的设备为半自动真空贴合机,人工将盖板玻璃和贴过OCA的sensor玻璃放到设备相应的台面上,CCD自动对位完成后,在真空腔内进行加压贴合。贴合后为有效去除贴合中的气泡,应将产品放到脱泡机中进行脱泡。(脱泡机原理是一压力容器,利用加压脱泡)。一般是整盘产品放入,压力4~6kg,时

间:30min。

4/7

OCR贴合:大尺寸(7inch以上)主要用水胶,易返修。

工艺步骤:1)上片(机械手)2)涂胶,框胶工艺和AB胶工艺涂胶形状:

图示为OCR涂敷形状之一,根据基板尺寸不同,胶材粘度的变化,涂敷形状有变化。目的是既要保证胶的延展性,又要尽量减少溢胶。

为防止溢胶,工艺上采用在周边涂粘度大的UV胶做胶框,阻挡溢胶,为保证贴合中气体的排出,框胶涂覆要留有缺口;目前又有厂家开发出AB胶工艺,在周边涂上B胶,OCR(A胶)溢出与B胶接触后迅速固化,防止进一步溢出。

3)贴合

4)UV假固化:

分点固化和面固化,假固化条件是短时间(几秒钟)、低照度。假固化后胶粘接强度为30~40%,假固化后如有不良,可用手搓开,用无尘布沾酒精擦拭干净后,重新投入。

5)假固化后的良品进入UV固化炉进行本固化:

本固化条件是长时间、高照度。固化炉温度设定为50°C,UV灯管工作2000h需进行更换。

外观检测:

没有设备,全是目检,主要检查来料或生产过程中有没有损伤,产品贴合、bongding是否OK,有无bonding贴合不良。有用CCD检测的,是指要用放大镜目检,放大到相应倍数.

8。ITO测试:

对sensor来料测试,通过扫描ITO线路的导通性,来测试开路,短路,电容值,避免来料不良而产生的产品良率下降,以确保ITO功能。测试治具按ITO工艺要求制作,简单的价格几千元,复杂的两万元左右,要视ITO工艺要求而定.ITO测试需要设备:电脑硬件(自备),软件(IC供应商提供),测试治具(按ITO工艺要求制作)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