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陕西西安的导游词2篇(带你领略古都之美)
篇1
西安钟楼,是国内最大、最完整的一座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
),钟楼处于西安的中心地带,是古城的地标之一,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
北四条大街并分别与西安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西安的鼓楼,原先在西边的广济街上,随着城市中心东移,在明神宗万历十年(
1582年),将钟楼迁徙到了鼓楼东边,今天的位置。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顶部为三重四
面攒尖顶结构,覆着深绿色琉璃瓦,顶尖用真金铂包裹。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约6米
的门洞,门洞间互通,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门
洞通过,如今门洞已封闭,周围建有公路转盘,地下有专供人行的通道。
进入钟楼的入口就在这地下通道内,有楼梯可盘旋登楼。钟楼内有一口仿制“
景云钟”,原件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现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里。
站在钟楼上,能够看到从钟楼延伸出来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钟楼周边
西安最繁华的商区、及不远处的鼓楼。
游客在游玩钟楼时,还能欣赏到美妙的访古表演,每天日间6场,具体演出时间
可详见网上。在钟楼和鼓楼之间为钟鼓楼广场,有音乐喷泉。
篇2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
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
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
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
”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
的解释。
“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
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
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
。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
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
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
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
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
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
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
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
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
,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
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
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
唐天佑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
,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
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
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
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
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
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
。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
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
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
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