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水污染及其防治.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Environmentalassessmentteachingresourcebase主讲教师:陈星 院系: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

CONTENTS目录01绪论02生态系统与资源保护03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循环经济05水污染及其防治04大气污染及其防治06土壤污染及其修复07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08噪声及其他物理污染与控制10环境监测与评价09环境管理

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第四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讲教师:陈星 院系: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第一部分:大气的结构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4地球表面的外层是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空气,受地球重力作用,围绕地球占有一定的空间,称为地球大气,简称大气。(Atmosphere)根据大气垂直方向分布的特点,在结构上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以及逸散层这五层。逸散层

第一部分:大气的结构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5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圈最下面的一层。平均厚度12公里,空气质量占总质量的75%,是大气圈最活跃的一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逸散层

第一部分:大气的结构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6平流层从对流层开始向上到距离地面大约15到55公里左右的高度叫平流层。该层的特点是下部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而变化。平流层上部存在着一层厚度为10到15公里的臭氧层,它能够强烈地吸收太阳的紫外线。逸散层

第一部分:大气的结构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7中间层平流层顶以上距地面80公里的一层大气叫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逸散层

第一部分:大气的结构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8热层中间层顶之上的大气层称为热层,也称作增温层或电离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急剧增加。逸散层

第一部分:大气的结构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9逸散层该层是大气圈的最外层,在热成层之上,是从大气圈逐步过渡到星际空间的大气层。逸散层

第一部分:大气的组成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10低层大气组成体积%作用干洁空气N278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O221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CO20.0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O3很少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保护作用水汽很少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大气温度固体杂质很少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11大气污染是指由于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致对人类健康生存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的形成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构不成大气污染。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12大气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民用污染源燃烧排放的废气烟尘生产落后排放的无用有害产品生产管理不善排放大量污染物燃烧染料向大气排放烟煤等交通工具排放尾气所产生的污染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13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14一次污染物:直接从各种排放源排到大气的物质,如颗粒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较一次污染物强。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就是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15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性和全球性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威胁和挑战。其中以酸雨、臭氧层破坏及温室效应三大问题最引人注目。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16酸雨酸雨是酸性物质大气沉降的一种通俗叫法,PH5.6,被称为大气污染造成生态破坏的“空中死神”。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17臭氧层破坏大气中约90%的臭氧集中在距离地面15~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尤其在15~30千米处臭氧浓度最高之区域,称为臭氧层,他一方面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变为热能而增温,使其他生命得以维持,尤为重要的是,其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屏蔽地球表面生物,所以被誉为“生命之伞”。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物我同舟天人共泰Page18温

文档评论(0)

方世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105013000012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