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矿泉水瓶坯PPT.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班级:模具3092

学号:29号

姓名:

指导老师:;任务书;1.塑件图的分析;5电学性能:PET为极性聚合物,电绝缘性优良,耐电晕性较差。

6环境性能:PET的耐热性能不高,耐老化性好,不易燃烧,PET中含有脂键,在高温和水蒸气条件下不耐酸、碱的作用。它的耐侯性优良。

1.3塑件的结构特性

1塑件的尺寸精度

(1)塑件对于内、外形尺寸均无特殊要求,根据材料查《塑料模型成型技术》表3—9,为注公差尺寸按MT6级计算。

(2)对于中心距尺寸78查《塑料模型成型技术》表3—7,为MT5~MT6级,满足注射成型要求。

2表面质量分析该塑件表面光滑、无斑点、条纹、不允许有凹痕等缺陷,表面粗糙度可取Ra0.8um,而塑件内部无较高的粗糙度要求。

3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1)该塑件整体为旋转体,瓶胚口有21mm长的M28×2.5的螺纹,瓶胚底有SR8的半球体瓶体内光滑,无凹可直接采用整体式型芯成型。

(2)从图纸上分析,塑件制品的壁厚不均匀,但塑件最小壁厚为1mm,符合最小壁厚要求。

(3)塑件的型腔尺寸不大,但塑件较高为成型螺纹,采用组合式凹模成型。

结论:综上所述,该塑件可采用热流道注射模注射成型,脱模斜度为3°.;2.初选成型设备;1)利用模流分析软件对其成型过程作以模拟,如图:;2.4注射机的参数;2.5确定成型工艺参数;3.模具的结构设计;3.7推件方式的选择

根据塑件的形状特点,模具型芯在动模部分。开模后,塑件对型芯的包紧力大于塑件塑件对型腔的粘附力,塑件留在型芯上。

推出机构可采用推杆推出或推件板推出。

推杆推出结构简单,推出平稳可靠但推出时会在塑件上留下顶出痕迹,且该塑件较高包紧力较大,需要的推杆数量太多,推杆直径也会较大。推件板推出在制品的整个周边进行推出,因而脱模力大而且均匀,运动平稳,无明显推出痕迹,但为了避免推件板与哈夫块发生干涉,必须设计复位机构。在合模过程中,推出板在合模力的作用下依靠弹簧而复位,这不仅可以简化模具结构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从以上分析,该塑件采用推件板推出。;合模导向机构设计;2)、导柱导向机构主要是导柱和???套

1、导柱的形式有带头和带肩的两类。带头导柱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用于简单模具。有肩导柱其结构复杂,用于精度高生产大批量的模具,导柱与导套配合,导套固定孔直径相等,两孔同时加工,确保同轴度的要求。

2、导柱结构和技术要求

(1)长度导柱导向部分的长度应比凸模端面的高度高出8~12mm,以避免导柱未导正方向而型芯先进入型腔。

(2)形状导柱前端应做成锥台或球形,以使导柱顺利的进入导向孔。

(3)材料导柱应具有耐磨的表面,坚韧而不易折断的内芯,因此多采用20钢经渗碳淬火或T8钢,T钢经渗碳淬火处理,硬度为50~55HRC,导柱固定的部分表面粗糙度Ra为0.8um,导向部分便面粗糙度为Ra0.8~0.4um.

(4)数量及布置导柱应合理均布在模具分型面的四周,导柱中心至模具边缘应有足够的距离,一般保证模具强度(导柱中心至模具边缘距离通常为导柱直径1~1.5倍)。为确保合模时只能一个方向合模导柱的布置可采用等直径导柱不对称布置或不等直径对称布置,导柱可设置在动模一侧,也可设置在定模一侧,应根据模具结构来确定,在不妨碍脱模取件的条件下,导柱通常设置在型芯高出分型面较多的一侧。

(5)配合精度导柱固定端与模板之间一般采用H7/m6或H7/k6的过渡配合;导柱的导向部分通常采用H7/f7或H8/f7间隙配合。

根据模具结构的要求,导柱应布置4个,并尽可能对称布置与分型面的四周,以保证分型时受力均匀,中间板不被卡死。;布局图如下;;冷却系统的设计;4.装配图;致谢

通过毕业设计我比较系统的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并且进一步了解了塑料制品成型的工艺。对于模具,特别是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了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造工艺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设计。

在本次设计中,我认为收获最大的就是接触了很多新东西。由于本次设计采用的热流道在平时的学习和实习中接触很少,所以在设计中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在此特别感谢各位指导老师,在您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ri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