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80#燃料油)

第一部分危险化学品知识

危险化学品中文名称:180#燃料油

危险化学品英文名称:ISO——F——RME18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组成危险化学品名称:180#燃料油

有害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汽,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疼、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等:蒸汽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性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燃料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引发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袭击症状,可出现与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性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洁净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有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产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或寻求医生帮助。

食入: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者左侧位躺下,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者知觉降低的人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燃烧性:易燃

闪点(℃):60 引燃温度(℃):250

爆炸下限:无资料 爆炸上限: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无资料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

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移到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者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灭火。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佩带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用砂石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厂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的通风系统或设备。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到空的容器可能有残留

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得超过25℃。应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记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备。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制值:MAC(mg/m3):未制定标准

PC—TWA(mg/m3):未制定标准PC—STEL(mg/m3):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佩戴橡胶绝缘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有色透明液体,挥发

PH值:中性

熔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0.95-0.98

沸点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