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docx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松原市中心医院 朱志敏

写在课前的话:本课件详细介绍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系统阐述了特发性血小减少性紫癜的诊治,学员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此病,及目前推行的临床治疗指南,利于临床治疗能力的提高。

目录:一、定义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六、治疗

一、定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感染(1)约80%的急性ITP患者,在发病前2周左右有上呼吸道感染;(2)慢性ITP患者,常因感染而至病情加重;(3)病毒感染后发生的ITP患者,血中发现抗病毒抗体或免疫复合物。

2、免疫因素(1)正常血小板输入ITP患者体内,其生存期明显缩短,而ITP患者血小板在正常血清或血浆中,生存时间正常,提示患者血浆中可能存在破坏血小板抗体;

(2)80%以上ITP患者血小板表面可检测到抗体,称为血小板抗体(PAIg),(3)糖皮质激素及血浆置换、静注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对ITP有肯定疗效,亦提示本病发病与免疫因素有密切关系。

3、肝脾的作用 (1)体外培养证实,脾是ITP患者PAIg的产生部位;(2)与PAIg或IC结合之血小板,其表面性状发生改变,在通过脾时易在脾中滞留,增加了血小板在脾的滞留时间及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的可能性。肝在血小板的破坏中有与脾类似的作用。

4、遗传因素 HLA-DRW9及HLA-DQW3阳性与ITP密切相关的事实表明,ITP的发生可能受基因调空。

5、其他因素 鉴于ITP在女性多见,且多发女于40岁以前,推测本病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三、临床表现

1、急性型 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部分患者可有畏寒、

寒战、发热。全身皮肤瘀点、紫癜、瘀斑,可有血疱及血肿形成。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及舌出血常见,损伤及注射部位可渗血不止或形成大片瘀斑。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有内脏出血,如呕血、黑粪、咯血、血尿、阴道出血。颅内出血可致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

2、慢性型 主要见于40岁以下青年女性。起病隐袭,多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及外伤后出血不止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常见。月经过多亦常见,长期月经过多者,可出现失血性贫血。部分病程超过半年者,可有轻度脾肿大。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小板 急性型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下,慢性型常在50×109/L左右;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易见大血小板;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2、骨髓象 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尤甚,表现为巨核细胞体积变小,胞奖内颗粒减少,幼稚巨核细胞增加;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

3、PAIg及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80%以上ITP患者PAIg及PAC3 阳性,主要抗体成分为IgG,易可为IgM,偶有两种以上抗体同时出现。

4、其他 90%以上患者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可

有程度不等的正常红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少数可发现溶血证据(Evans综合征)。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2)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3)脾不大或轻度增大;(4)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5)具备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a、泼泥松治疗有效;b、脾切除治疗有效;c、PAIg

阳性d、PAC3阳性;e、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2、鉴别诊断本病确诊需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等。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血小板低于20×109/L者,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

(二)糖皮质激素一般为首选治疗,有效率约80%。1、作用机制 ﹙1﹚减少PAIg生成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

﹙2﹚抑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3)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4﹚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向外周血的释放。

2、用法与用量常用泼泥松30~60mg/d分次或顿服,病情严重者用等效量的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好转后改为口服。待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步减量﹙每周减5mg﹚,最后以5~10mg/d维持治疗,持续3~6个月。

﹙三﹚脾切除

1、适应症﹙1﹚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