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河船夫曲》的合唱表现与指挥处理.doc

《黄河船夫曲》的合唱表现与指挥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船夫曲》的合唱表现与指挥处理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先生创作的,这部作品自创作以来到现在始终是我们民族斗争的号角和前进的动力,许多指挥家也因指挥此套曲而倍感骄傲。全曲共有八个乐章,《黄河船夫曲》作为《黄河大合唱》的第一乐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受指挥者的喜爱。笔者作为一名学习合唱指挥的专业人士,在对《黄河船夫曲》进行实际排练时得到了一些领悟,望对后期排练者有所帮助。

一、《黄河船夫曲》简介

《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流行于陕北黄河沿岸的船夫曲。这首作品采用了写实的手法,吸取了民间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描写的是船夫们在与汹涌的黄河进行殊死搏斗后又恢复平静渐行渐远的场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和乐观主义情绪。

《黄河船夫曲》作为《黄河大合唱》的开篇之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为整套合唱曲定下了基调。在《黄河船夫曲》中采用朗诵的形式作为开始,突破了国外传统的合唱套取的写作模式,这一形式的呈现抓住了人们的眼球,使人震惊。可想而知,这样的开始怎会让人不振奋激昂?

二、《黄河船夫曲》的音乐分析

混声合唱《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有着较为典型的单三段曲式“A+B+A1”的结构特征,图示如下:

引子开始采用朗诵的手段为歌词的内容做了一个铺垫,这种形式也起到引出歌曲的作用。在第38小节结合钢琴半音音阶上行及震音为之后合唱团强有力的演唱烘托出紧张、激烈的氛围。

第一部分A段是此乐章的第一个音乐形象。该部分描述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整体情绪比较激昂,音乐也充满了战斗力量,描绘出了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画面。

间奏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部分,从A段激烈紧张的情绪中转换成平静、轻松的情绪,速度也变为稍慢速的小行板,钢琴右手的旋律为之后B段的出现做了铺垫。整个间奏既为合唱队营造了氛围,也为其提示了音准及速度。

第二部分B段是此乐章的第二个音乐形象。这一部分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的是船夫们穿过急流、靠近河岸的欣慰之情。这表明,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之中,但已看到胜利的曙光。

此一小节的间奏也可以把它视为一个小的连接句。虽仅有一拍,但需要表达的内容已足够,过长反而会显得拖泥带水,不够果断干脆,与后面情绪不符。

第三部分A1是A段的一个缩减再现,节奏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音乐由强渐弱,由近及远表达了黄河船夫们渡过难关后又继续前行的场景,这也象征着中国人民不惧苦难,继续奋勇向前的坚毅精神。

三、《黄河船夫曲》的指挥处理与合唱表现

首先,合唱团的表现与指挥的动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指挥讲究“摸、拉、弹、挑”。“摸”通常适用于比较柔和的音乐,动作的要领是像摸小动物那样温柔,要连贯。例如《葡萄园夜曲》就适合用“摸”的手法;“拉”适用于比较悲愤的情绪,这个动作就像是拉皮筋一样,动作要稳、有力度。《黄水谣》的“自此鬼子来,百姓遭了殃”这一部分用“拉”的手法就能强烈表达出百姓们的愤恨;“弹”用于较为活泼、节奏性快的音乐,就像是小鸡啄米一般,要注意小臂带动手腕的回弹性。《保卫黄河》的节奏比较快,轮唱的部分更适合用“弹”的手法;“挑”则适用于表现大气磅礴、辉煌的音乐。《怒吼吧,黄河》中“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将后面音乐推向高潮,这个地方采用“挑”的手法最适合。

其次,合唱的表现离不开指挥的作品处理。指挥在处理作品时必须要注意作品的速度及风格。音乐的速度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决定着音乐的风格。通常音乐表现比较热血、激昂的情绪时指挥的节奏会相对快一些,反之音乐是比较沉稳、和缓的情绪时指挥的节奏则会柔和一点。但在表现作品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在注意作品基本速度的同时还要注意乐段之间的转换、谱例标注的表情术语以及作品情绪表达时的变化速度。那么《黄河船夫曲》这首作品的基本速度框架则为“快——慢——快”。

(1)引子加A段的整体速度应控制为中快板,指挥以“弹”和“拉”为主,合唱队的声音要坚定、干脆、有力量,万不可拖泥带水。

指挥从引子起拍开始就要采用快速有生气的“挑”的方式强起拍,到38小节钢琴半音阶上行的同时指挥要做好提前让合唱队吸气开始演唱的预拍。39小节所有声部都要整齐统一地进入音乐,此时男低声部反复演唱的“划哟”仿佛是划船时的击鼓手在击打节奏使船能快速前进,也为划手振奋士气;其他三声部整齐划一地唱出“咳哟”表现出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状态,此部分不能用嘘声,要用带有吆喝感觉的声音。44小节开始分为高低两个声部的对唱,此时指挥可以用“弹”的方式分别给两个声部进入的提示拍,让两声部能够紧密衔接,营造出一种此起彼伏、奋勇向前的氛围。之后48小节再现39小节的演唱感觉。需注意的是在51小节指挥要强收拍将声音全部收住后给一个短暂的呼吸气口,重新起拍再演唱52小节。

52—59小节属于男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