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家简介模板专家简介
谢从华 男,46岁,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
副校长。园艺植物生物学实验室主任,兼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分室主任。1981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Wye学院园艺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马铃薯协会会员,农业部薯类作物品审专家。
谢从华教授一直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生理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国际国内多项重大课题,取得科研成果六项,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八项(次)。其中,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预测和控制的数学模型获湖北省1995年科技进步一等奖。马铃薯试管块茎生产及脱毒种薯快繁技术获湖北省199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和控制的数学模型、马铃薯试管块茎生产及脱毒种薯快繁技术等研究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均有重大突破,处于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育成“鄂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3号”等高抗晚疫病,食用品质和商品率均优的马铃薯新品种。主持研究的马铃薯试管薯产业化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率先开展了我国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基因组研究和品质改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克隆4个抗病和淀粉代谢调控的关键基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SCI收录4篇。
谢从华教授现在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与马铃薯遗传改良。其主要课题有: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国家“948”、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资助的马铃薯细胞工程育种与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马铃薯试管块茎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马铃薯晚疫病水平抗性研究、马铃薯优良加工品质转基因新品种选。
尹江
男,1960年7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河北张家口高等农业专科学校农学系,同年分配到张家口坝上农科所工作至今。1990年被评为农艺师职称,1995年被评为高级农艺师,2001年晋升为农业研究员,1985年一1996年从事燕麦科研和推广工作,现任“农业部薯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张家口)”副主任兼质量保证负责人,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张家口市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认证国家级评审员、河北省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委员。1997-2001年均被考核优秀,2001年被评为“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二等功,同年获得“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2002年被评为“全国星火计划先进个人”。
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主研,育成马铃薯和燕麦新品种12个,其中有7个被列为全国推广品种。获得各级科技奖13项,其中省部级以A7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4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星火二等奖1项,省丰收杯三等奖1项。
刘刚
男,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专业:环境材料与农业工程技术。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贮藏加工研究室主任,农业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贮藏加工研究室废弃物利用和污染控制岗位专家。2000年甘肃省跨世纪人才“333工程”一、二层人选,甘肃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
多年来从事农业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农用化工和高分子材料方面的设备研制、科技开发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目前,承担着农业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甘肃省科技厅多项重大科技项目,负责全国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贮藏加工技术、废渣废水的资源化利用等重大关键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以及突发性、临时性问题的调研并提出解决措施。协助农业部掌握全国马铃薯产业贮藏加工发展情况、督促检查、科学试验和相关技术评估,完成农业部交办的临时性调查和各类突发事件专报以及应急预案草案制定任务等,为马铃薯贮藏加工企业和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先后主持或参与实施的国列、省列和其他科研课题15项。其中:《葡萄试管繁殖技术研究》和《葡萄试管繁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先后在1986年、1992年分别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软包装水果罐头技术开发》1997年获甘肃省星火科技二等奖,《新型纳米硅基氧化物(siox)保鲜果蜡研制》2005年获甘肃省科技二等奖。申请国家专利12项,已获得国家专利六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陈彦云
男,1965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夏优势特色马铃薯产业特聘专家。主要从事马铃薯、贮藏、植物资源学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参加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宁夏科技攻关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5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马铃薯保鲜贮运综合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马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