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言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
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下
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答谢中书书》重点字词注释及重点句子翻译,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
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重点字词注释】
1、四时俱备
四时:四季。俱:都
2、晓雾将歇
歇:消散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欲:将要。颓:坠落。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争着跳跃
4、未复有能与奇者
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5、五色交辉
交辉:交相辉映
【重点句子翻译】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这篇文
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对于谢中书为谁,迄今为止共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是谢微(一作谢徵)。见《六朝文絜》眉间批注,朱
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沿其说。第二种说法认为是谢朓。王
家葵《陶弘景丛考》说:“《陶隐居集》中有《答谢中书书》一篇,
谢中书应即谢朓,据《南齐书》本传,朓建武初曾‘掌中书诏告’,
故得称‘谢中书’,至建武二年(495)夏谢朓出守宣城,友朋唱和乃
呼为‘谢宣城’不称‘谢中书’矣,如沈约有《和谢宣城》。第三种
说法认为是谢览。王京州据明代贾嵩《华阳陶隐居内传》中关于陶弘
景与谢览交往的记载及谢览曾任中书郎的经历,认为谢中书为谢览。
第四种说法认为是谢朏。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解题称:“谢中书,
疑是谢朏。《梁书·(谢)朏传》:朏,天监五年,授中书监。”钟国
发《陶弘景评传》也持这个观点。他说:“他(谢朏)比陶弘景大十
五岁,出身头等高门,加以文才出众,品格高雅,颇有名望;约永明
七年(489)从义兴太守内调为中书令,至隆昌元年(494)外调为吴
兴太守。陶弘景恰于永明八年(490)启假东行浙越。此文所描写的风
景,显然非茅山之类临近京师的小山水,而可能是陶弘景于浙东所
见。”
作品鉴赏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
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
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抓住江南山林的特征,用简洁空灵的笔墨来写,这是《答谢中书
书》突出的优点。“高峰入云”的磅礴气势在北方也能看到,但在同
一个景观里,又相伴着“清流见底”直视无碍的澄澈之美,在北方就
难以见到。
写山林景色的`瑰丽,作者只用了两组对偶句共十六个字,即“两
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已显得活脱精到,引人
遐想。南宋人邓椿在他的《画继》里曾指出:“世徒知人之有神,而
有独特的感受。陶弘景以形写神,在他笔下茅山中一年到头“青林翠
竹”已使人欣悦不置,更有谁领略过,在清流两岸壁立千仞的高峰之
上,常年色彩变幻莫测。这奇幻瑰丽的色彩,当然是大自然奥秘的生
命之彩,它的奇情壮采和迷离多变的性格,作者用“五色交辉”来形
容,可谓恰到好处。而如果用工笔刻镂,即使做到“情必极貌以写物,
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也难免拖沓板滞,存形而
略神。多种色彩奇妙的调谐而又变动不居,正是山林的逸趣神韵所在,
然而这却是最难着笔之处。陶弘景用视觉形象和动感都很强的“五色
交辉”四字来点染,自会引起读者对绚烂的山林形象的种种联想与记
忆,在记忆里呈现的奇伟与色彩因人而异,具有无比的丰富性。这种
能激起读者审美活动的活脱笔触,可称“字外之奇”(萧衍《观钟繇
书法十二意》)。陶弘景又是书法家,他与梁武帝萧衍讨论钟王书法
的文字俱在(见萧衍《答陶弘景书》及陶弘景《与梁武帝启》),颇
能显示他的艺术见解,这一点可存而不论。但陶弘景在书法艺术上讲
究空间布白之美,和文学创作上用笔空灵是一致的。通过文字诱发读
者的联想,虚实相生,形成字外的意境,让读者丰富的想象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