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发展“三大工程”实施方案.docx

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发展“三大工程”实施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发展“三大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三大工程”,即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十百千”强师工程和“百万家庭赋能”工程,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师能力素养、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为落脚点,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目标

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加强高效课堂建设,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新课标,逐步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师教科研能力。实施“十百千”强师工程,启动校长、教师双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培养选拔十名卓越教师、百名优秀教师和千名潜力教师,构建“骨干支撑+名师引领”的结构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实施“百万家庭赋能”工程,建立政府统筹协调、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过重负担。以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高度协同,引领兴安教

育高质量发展,创办林区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1.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向管理要质量。强化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压实校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重要责任,建立完善校长听课评课制度,校长每学期至少听课30节,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至少40节。完善学校安全管理、教育教学、教科研等各项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将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年终考核。加强高效课堂建设,向课堂要质量。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做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与教学评价等课堂教学基本环节,每学期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教学质量分析。把高效课堂创建纳入义务教育联盟和高中共同体建设,组织高效课堂集体教研、示范课展示和教学观摩等活动,推广高效课堂创建经验,提升区域整体课堂教学水平。以科研为先导,向教科研要质量。实施教研下沉,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教研员到校跟岗指导、“送教下乡”,切实发挥教研引领作用。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常态化组织集体备课、集体听评课,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以科研推动教研,总结教学经验,积极申报国家、省、地科研项目和

课题,推进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

2.共建共享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和

普通高中遴选试点校,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建立优质资源

对接合作机制。普通高中以大兴安岭实验中学为领航学校,与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对接,组织开展常态化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和网络教研,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辐射带动全区普通高中学校实现名校名师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发挥全区普通高中共同体作用,大兴安岭实验中学示范领航,按照要求组织开展共同体学校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培训及跟岗学习等活动,引领全区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义务教育学校遴选试点学校,与北京市名校对接,开展网络课堂、同步教学和教研培训等活动。组织教师走进北京名校进行跟岗学习,邀请名师名教研员蹲校指导,在全区中小学校建模打样,稳

步提升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3.科学有效使用网络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共通。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平台应用纳入重点工作,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平台应用与信息化建设相整合、与教育教学相融合,与“三个课堂”应用相结合。中小学校要有效利用平台的专题教育、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实践等模块的资源,纳入年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组织教师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听评课等,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教师要学习借鉴平台提供的优质课程案例、名师课堂,将优质资源作为课堂

教学内容,融入备课、上课、课后服务、教学研究等,优化

教学设计、辅导答疑、个性化学习、网络教研等应用。强化课后服务多样性,将平台科普教育、艺体教育、阅读教育与学校课后服务内容有机融合,精心设计课后服务课程表,帮助学生预习、自习、复习,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各学科互相融通的学习新生态。强化“三个课堂”建设,解决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师资短缺问题,把平台优质资源融入课程教学,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推进优质教育资

源共享,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间差距。

4.开展课后服务校外延伸试点。组建课后服务校外延伸师资团队。春季开学前,选取2个县(市、区)开展课后服务校外延伸试点工作,试点县(市、区)教育局

文档评论(0)

153****05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