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T/SGIPAXXXX—2024
水蓄冷工程设计规范
1范围
为使水蓄冷工程设计在绿色低碳要求、施工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系统调试与验收过程中,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水蓄冷工程的设计、调试、检测、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GB/TGB/TSB/T
26194-2010
19412-2003
26194-2010
10343-2012
蓄冷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蓄冷空调系统的测试和评价方法蓄冷系统性能测试方法
蓄冷设备的性能标定
JGJ158-2018蓄能空调工程技术标准
T/CECS799-2021蓄能空调工程测试与评价技术规程
GB/T37227.1—2018制冷系统绩效评价与计算测试方法第1部分:蓄能空调系统T/GAPEC015—2022蓄冷设备监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蓄冷空调系统Waterstorageandcoolingair-conditioningsystem
将冷量以显冷或潜冷的形式储存在某种介质中,并在需要时释放出冷量的空调系统。其中,储存、
释放冷量的系统称为水蓄冷空调系统。
3.2
载冷剂coolingmedium
在蓄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冷量的中间介质。
3.3
蓄冷介质Coldstoragemedium
在水蓄冷空调系统中,以显冷、潜冷形式储存冷量的介质。
3.4
蓄冷装置Coldstoragedevice
由蓄冷设备(如蓄水槽等)及相关阀门、配管、板换、自动控制等相关附件组成的储存能量的装置。
3.5
水蓄冷系统Waterstorageandcoolingsystem利用水的显冷蓄存和释放能量的整个系统工程。
2
T/SGIPAXXXX—2024
3.6
蓄冷-释能周期Coldstorage-energyreleasecycle
蓄冷空调系统完成一个蓄冷-释能循环所需的运行时间。
3.7
蓄冷效率Coldstorageefficiency
在一个蓄冷-释能周期中,蓄冷装置的输出的释能量与系统输入蓄冷装置的能量的比值。
3.8
蓄冷水槽Storageofcoldwatertrough
水蓄冷工程用于灌装蓄冷介质的容器。常见的蓄冷水槽有钢制圆柱体水罐(常称呼为蓄冷水罐),常建设于地上;混凝土制方体或异形体水池(常称呼为蓄冷水池),常建设于地下;还有钢制小型方体
水池等形式。
3.9
基载负荷Baseload
在蓄冷-释能周期内较为恒定部分的负荷。
3.10
蓄冷温度Coldstoragetemperature
蓄冷工况时,进入水蓄冷装置的水温称为蓄冷温度。
3.11
释冷温度Releasetemperature
释冷工况时,水蓄冷装置的向用能末端供能的温度称为释冷温度。
3.12
蓄冷速率Coldstoragerate
蓄冷工况时,水蓄冷装置单位时间蓄冷量的大小。
3.13
电负荷削减量Powerloadreduction
采用水蓄冷系统后整个用能系统设计电负荷下降的数值。
3.14
控制策略controlstrategy
控制和设定制冷机、锅炉、热泵、水泵、冷却塔、蓄冷水槽、板换等设备或阀门的运行状态,以实现某种运行模式或控制目标的方法。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蓄冷空调系统设计前,应对建筑物的冷负荷、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和运行特点,以及当地电力供应相关政策和分时电价情况进行调查。
4.1.2以电力制冷的空调工程,当符合《蓄冷空调工程技术标准》JGJ158-2018所规定的相关条件且经技术经济分析应当合理时,宜采用蓄冷空调系统。
4.1.3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4.1.3.1空调冷负荷计算;
4.1.3.2确定蓄冷方式和蓄冷介质;
4.1.3.3确定系统流程、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
3
T/SGIPAXXXX—2024
4.1.3.4计算制冷设备定蓄冷装置的容量;
4.1.3.5确定其他辅助设备的形式和容量;
4.1.3.6编制蓄冷一释冷负荷逐时分配表;
4.1.3.7计算蓄冷一释冷周期内的移峰电量、减少的电力负荷以及总能效比。
4.1.4应根据蓄冷一释冷周期内冷负荷曲线、电网峰谷时段及电价、建筑物能够提供的设置蓄冷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贵金属键合丝热影响区长度的扫描电镜定方法).docx
- (贵金属键合丝热影响区长度的扫描电镜定方法).pdf
- 《YS∕T 542-20xx 热喷涂层抗拉强度的测定》-编制说明送审稿.docx
- 《YS∕T 542-20xx 热喷涂层抗拉强度的测定》-编制说明送审稿.pdf
- 《YST 550-20xx 金属热喷涂层剪切强度的测定》-编制说明送审.docx
- 《YST 550-20xx 金属热喷涂层剪切强度的测定》-编制说明送审.pdf
- 《板式换热器用钛带材》(预审稿).docx
- 《板式换热器用钛带材》编制说明(预审稿).docx
- 《包覆铁青铜粉》 讨论稿(编制说明).docx
- 《包覆铁青铜粉》 讨论稿(编制说明).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