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种类
(2019-nCoV)属于属的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
RNA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140nm。
具有5个必需基因,分别针对核蛋白(N)、病毒包膜(E)、
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S)4种结构蛋白及RNA依赖性
的RNA聚合酶(RdRp)。
(二)传染源
主要是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
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三)传播途径
主要的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
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
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
尿液中可分离到,应注意其对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
传播。
(四)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后可取得肯定的免疫力,
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五)致病
天,多为3-7天。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
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
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
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
正的代谢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极少
数患者还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肢端缺血性坏死等表现。值得
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
热。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
无肺炎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患者预
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
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
(六)预防
1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降低发病率和重症率
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可接种。
2一般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
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健康素养,养成
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住口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
人防护,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近期去过
检测。二实验室相关活动风险评估与控制
1感染因子的种类
可能的感染因子为自己。
(1)用于核酸检测的标本。
(2)用于环境污染监测的标本。
(3)实验室操作中可能产生的含病毒气溶胶。
3感染性因子可能造成的危害
(1)被污染的实验器材、器皿等对实验环境造成污染。
1
(2)实验室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3)实验人员暴露后感染。
(4)尝试室含病毒气溶胶对尝试室环境造成净化。
(二)实验室常规活动过程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1尝试方法
(1)风险点识别
若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外的其他未经确认的实验方
法,或在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前未进行技术确认,操作
时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2)风险控制措施
在使用新的或变更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前,必须经过严格
的技术确认。
2样本采集
(1)所用器材
含胍盐(异硫氰酸胍或盐酸胍等)或表面活性剂的采样管。
(2)风险识别点
鼻咽拭子采样过程中,患者可能产生反射性咳嗽,产生气
溶胶污染环境。可造成采样人员及其他被采样人员间的交叉感
染。
采样过程中,尝试人员若被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分泌物(排
泄物)或血液净化了皮肤、黏膜通过间接打仗,或形成气溶胶
经呼吸道感染。
(3)风险控制措施
采样点设置:应当遵循安全、科学、便民的原则。采样点
应当为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响应的清洁区和净
化区,配备手卫生设施或装置。采样点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
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尽可能保
证人员单向活动,落实米线”距离要求,严控人员密度。
名采样人
员。合理安排采样人员轮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