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淡水湖.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鄱阳湖

鄱阳湖

一:地理位置::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距南昌市东北部50km。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鄱阳湖在九江的水面约20万公顷,流域有都昌、湖口、星子、永修、德安、庐山区等六个县

(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二、鄱阳湖成因

鄱阳湖成因的说法不一,有构造说,地震说,也有海平面上升和海避之说等等。上述说法可以认为是该湖形成的因素之一.但都不是鄱阳湖大水面形成的直接和主导因素。就都阳湖盆地而言,它是中生代形成的构造盆地,但盆地不等于湖泊,如上所述,鄱阳湖盐地自形成以后的漫长时期内并未积水成湖,而是一个流水盐地;地震活动表明新构造运动活跃,湖区确有小面积的湖面是由地震陷落而成,但决不是茫茫大湖;气候变暖、海面上升及其导致的海进,它不仅可以使洼地积水成湖,而且可以导致河流迁徙.但它也只能是湖泊形成的间接原因。都阳湖是个南高北低的吞吐型湖,高差达1lm,若湖口处没有阻挡的话,蝴水将会顺利地泄出,也就不会形成大湖面,远象汉晋时代,盆地内不存在大水体,却发育着完整的赣江水系,如《水经注·赣水》所记载的那样,“其水总纳十川,同臻一渎,俱注於彭蠡也,北入於大江。”《汉书·地理志》则有,豫章水北入大江和湖汉水东至彭泽入江的记载∞(豫章水和湖汉水也都是赣江的别称)都说明了盆地内虽汇聚了“五河”(即今修水、抚河、赣江、信江和都江,下同)等河流的来水,但并没有形成大湖面,或仅在湖口地堑内存在着一个小水域。近如目前,每年冬春季节,长江水位下降,“五河”来水量锐减,都阳湖的大水体也不复存在,只剩下纵横交错的河道和河间洼地上的“雁泊小湖”,整个湖面“旷如平野。上述情况表明,鄱阳湖的存在与否,是长江和“五河”来水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主要取决于长江水位的高低(主要指湖口段)。

三:污染事件:(1)2011年化工污水排放

江西九江金源化纤公司将超标污水直排鄱阳湖。酱色的工业污水在滩涂上流淌,两岸的泥沙也被“染”成黑褐色,工业污水一路蜿蜒流淌,最终流向鄱阳湖。

(2)2013年江西中石化漏油事件

由于中石化九江至樟树成品油输油管道(樵舍地段)发生漏油事件,泄漏的石油从农田流入小河,经潦河流入修河,最后威胁鄱阳湖。25日21时20分,环保

部门对距泄漏点约49公里的鄱阳湖畔吴城镇河水断面取样,其表层石油类含量为0.531毫克/升。

洞庭湖

一:地理位置:

一:地理位置: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二:形成原因

洞庭湖是河道型湖泊,属泻湖性质;由于洞庭湖面积日益缩小,目前已成为洪道型湖泊,洞庭湖是长江中游最大的调蓄型湖泊和惟一的洪道型湖泊,

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

湖盆的形成

洞庭湖区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中形成大小不一的盆地,西北部接受海陆交替沉降,东南部则长期隆起,喜马拉雅运动使第三纪岩层发生断裂、拗陷,盆地扩大。此时,湘江、资、沅、澧四水形成,流注湖盆,形成湖泊群。

湖盆的扩大

在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湖盆区域的地壳运动以下降为主,湖盆扩大,但湖水不深,属断陷式浅水型湖泊。公元450-524年,荆江太平、调弦两口溃决,长江水进入洞庭湖平原,开始干扰洞庭湖水系,迫使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湖泊扩大到五百里。唐宋时期,随着荆江北岸“云梦泽”的消亡,洞庭湖继续扩大,南连青草湖后,又西吞赤沙湖(今南县附近),横亘七八百里,成为汪洋浩渺的八百里洞庭。

湖盆的衰退

1852年起,随着藕池、松滋两口的出现,荆江四口分流局面形成。约占荆江45%的泥沙,经由四口排入洞庭湖,加速了洞庭湖的淤积。洲土发育快,人工围垦日盛,湖盆开始逐渐萎缩。经过100年时间的演变,洞庭湖由全盛时期的6000平方公里缩至今日的2625平方公里。

洞庭湖水域具有生活饮用、航运、渔业养殖、工业、农田灌溉、旅游、调节气候等多种用途和功能。它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江河吞吐器”,除了调蓄、滞洪外,每年还接纳来自沿湖和三口四水上游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此外,还要接纳从各入湖河道输入的成千上万吨污染物。湖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渔业基地,除了几百个内湖渔业、水产养殖场外,洞庭湖还是天然的淡水渔业养殖场。根据工农业生产及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湖区已建成大小水库4409座,塘坝43.89万座。由于泥沙淤积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洞庭湖水位变幅不一,形成了特殊的“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的湖泊自然景观。

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又称“九江”,它汇合了湘、资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