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交通环境工程
交通环境工程
-
-PAGE2-
道路交通环境工程复习资料
第1章绪论
一、环境要素的定义及其特点:
1、最小限制律;最劣状态的环境要素控制环境质量的高低
2、等值性;说明环境要素对环境质量的作用;
3、环境的整体性大于诸环境要素的个体之和;
4、所有环境要素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二、当前环境问题、特征、实质:
1、主要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人为环境问题通常分两类:一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受能力,使生态环境恶化或自然资源趋向枯竭;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
2、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之前):人口的自然增长及盲目的采伐和捕猎;
发展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工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三废”为生物和人类不熟悉,难以降解、同化和认同;
第一次高潮(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于是现代工业、农业排出的“三废”量也猛增;
第二次高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类:一是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二是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破坏;三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迭起,直接危害人群健康甚至死亡。
3、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发展盲目,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破坏,甚至枯竭。
三、道路交通环境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1、道路交通环境问题的特征、规律;
2、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3、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
4、环境影响评价等。
四、交通环境保护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综合治理、技术经济合理、实行“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营运)原则、加强环境管理。
五、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第2章
一、生态系统
1、概念:生态系统是生物或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
2、组成: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基本功能:
生物生产: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服务功能;二、崩塌及其防治:
1、概念:陡峻山坡上的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突然地的急剧的倾落运动,多发生在大于60°至70°的斜坡上。
2、形成条件:(1)地貌条件:基本条件;(2)地质条件:(3)环境条件:(4)人为因素:
3、防治:(1)对不稳定的岩体,可采用清挖、锚固、网包及拦挡等加固工程;(2)定期检测,判断崩塌发生的可能性、强度、规模,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清楚危石、改造坡面。
三、滑坡及其防治:
1、概念: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的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的或者分散的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2、形成的主要条件和地貌:(1)地面具有一定的斜坡;(2)岩体、土体内存在滑动面;(3)地下含水量大;
3、防治:
排:排除地表水和疏干地下水,增加抵抗力。
挡:修建挡土墙,挡住土体下滑。
减:在滑坡体上方取土减荷,减小下滑力。
固:在滑坡体内打抗滑桩或烘烧滑动面土体,使之胶结,加大抗剪力
度
四、泥石流:
1、概念:常见的一种突发性灾害,是由暴雨、积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
有大量的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特征是突然性爆发。
2、分类(流体性质):
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的黏土,黏性大,固体物质占0.4-0.6,最高达0.8。谁是组成物质,不是搬运物质。爆发突然,持续时间短、破环力大。
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黏土性含量少,固体物质占0.1-0.4,有很大的分散性,水是搬运介质。
3、形成条件:(1)丰富的物源;(2)集水盆和急陡的沟谷地形;(3)充足的水分。
五、土壤侵蚀的定义、影响因素:
土壤侵蚀:地球陆面上的土壤、成土母质和岩屑,受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营力作用,发生磨损、结构破坏、分散、移动和沉积等的过程与后果。
影响因素:
土壤母质
降雨
地形
地表植被
六、水土流失的危害:
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
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
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影响交通建设,破坏交通安全。
七、公路铁路交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陆生生物的保护措施,
(1)在线路沿线采用栅栏等防护措施。(2)设置野生动物通道:下穿式,上跨式
(3)可适当采用隧道,桥梁取代深开挖或高填土路基。(4)植树造林。
水生生物的保护措施
(1)在跨越河流,水渠,湖泊等水体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JJ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oc VIP
- GB∕T24067-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pptx.pdf
- 口服药物的吸收.ppt VIP
- 公司内帐管理系统Excel模板.xlsx VIP
- reading skill --Distinguishing Between Facts and Opinions.ppt
- 分式乘除法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doc VIP
-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规范》(THNEE 009-2025).pdf VIP
- 正泰NA1-2000智能型万能断路器.pdf VIP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西欧【课件】(共34张PPT)-中职高一年级下册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加拿大油砂沥青加工方案研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