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谏逐客书》(教学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pptx

11.1《谏逐客书》(教学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pptx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谏逐客书;学习目标;知人论世;李斯(前280一前208),姓李,名斯,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早年为郡小吏,后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刚开始被丞相吕不韦任命为郎官,后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命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嬴政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李斯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的作用。

秦统一天下后,被任命为丞相。;;;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鲁迅);李斯从厕鼠和仓鼠的对比中获得人生启示;李斯的“老鼠哲学”;电视剧中的李斯形象;1、引同窗好友韩非到秦国,又嫉妒其才能,将其设计害死。

2、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3、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

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的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

秦国为了统一天下,广揽人才。韩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际,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造水渠的方式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的宗室大臣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秦王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王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亦在被逐之列。于是,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秦王看后,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谏逐客书;初读文本;初读文本;整体感知第一段;整体感知第一段;五羊换相五羖大夫百里奚举于市;蹇叔本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乐于农耕的隐士。

做了高官的百里奚,深识蹇叔的才干,于是向秦穆公举荐了蹇叔。百里奚对秦穆公说:蹇叔见识高远,胜我十倍,乃当世之贤才。请任蹇叔,臣甘当辅。”

百里奚和蹇叔辅助,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

;整体感知第一段;整体感知第一段;整体感知第一段;整体感知第一段;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就帝业的事实为论据,说明客卿的功劳。;探究第一段;探究第一段;探究第一段;叙说秦王嬴政祖辈事业辉煌的历史,使秦王政接受《谏逐客书》有三点好处:

1、使秦王政感受强烈的家族荣耀,产生作为帝业传人的自豪感,从而产生贴近《谏逐客书》的喜悦心情;

2、使秦王政从对先辈业绩的研读中,体会客卿对秦国的忠心和作用,从而消除因“郑国事件”而造成的对客卿的心理成见;

3、发挥秦王政祖先业绩的感召作用,给秦王政树立了任用客卿成就霸业的榜样,秦王政作为秦国帝业的继承人,如若不停止逐客,就既有背弃先王之嫌,又有“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的忧虑。

如果当年李斯将思考的方面局限在眼前事实上,只辩解自己如何不同于“郑国”,大谈自己有些什么贡献,那可就只能引起秦王政的反感心理。

;整体感知第二段;随侯珠;太阿剑。这是古代十大名剑之首,出自著名制剑大师欧冶子和干将之手。

其相当珍贵,曾让楚国和晋国为它爆发了战争

这把剑据说是秦始皇生前最喜欢的佩剑,经常剑不离身,死后还将其作为陪葬品埋入地宫之中。;整体感知第二段;整体感知第二段;自古燕赵出美女;整体感知第二段;整体感知第二段;整体感知第二段;举出大量事实,说明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应为。;探究第二段;探究第二段;3.文章第2段写法层层设喻,论辩酣畅淋漓,历来被认为是全文最精彩的段落。请具体分析其论述层次。;第三层(“夫击瓮叩缶”至“适观而已矣”):以音乐为喻,设问“弃”“退”“真秦之声”而“就”“取”“异国之乐”,为何?自答“快意当前,适观而已”,对前面三个层次的内容作了一个小结,点出了秦王“选物”的标准,以引出下文对“取人”的论辩。

第四层(“今取人则不然”至段尾):以“取人”与“选物”作比较,指出对“人”“不问可否,不论曲直”,“为客者”全在驱逐之列。如此“重”物“轻”人,“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这一层直陈取物时兼采天下,用人反而独重本土是一种对“人才”的忽视。;整体感知第三段;整体感知第三段;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纳客与逐客

的利害关系。;正反对比论证:

正面:

天道与圣王的做法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反面:

秦国目前的做法

——藉寇兵而赍盗粮;整体感知第四段;总结全文,指出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照应开头。;探究第四段;2.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研读文本;第一段(1)第一句开门见山表明观点,指出逐客是错误的。;第二段、对比论证:重物轻人;第四段、总结全文: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内容梳理;艺术特色;①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

文档评论(0)

橙子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学高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熟悉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新评价,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