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pdf

2023届高考写作指导: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潍坊三模下水作文

华师一附中董远举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还有人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太阳

新,日日新。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材料出处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句原话出处是《圣经传道书》·,原文是:“已

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这句话指出了历史的延续性,强调了“当下”乃至未来“”都并没有脱离

过去“”,这意味着无论时光怎么变化,其实我们生活里的很多事情是

没有变化的。现在发生的过去发生过,将来也还会发生。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他是辩

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还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是,人不“能两

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万物长新。站在今天的

角度看,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仅有着科学意义上的支撑,太阳每时

每刻都在变化,更主要是在哲学意义上它强调了变化无处不在。

“日日新”出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大学》,原文说苟“日新,日日新,

又日新”。原话强调的时思想上的革新,放在这里则是和前面一起整

体表达了对变化的肯定。

2.立意构思

这是一道思辨类的作文题,有着浓郁的上海味“”,体现了近些年新课

改不断强调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理念。太阳底下到底有没有新鲜

事?材料给出了两种看起来相互矛盾的观点,考生在写作中不能简单

的进行是与非的判断,而是要思考相关话题的概念、范畴、维度、情

境、对象等区别,从而对相反的概念进行分辨、不同的观点进行对比、

各自的理由进行分类,体现出全面、深入、严谨的思维品质。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强调不变,这一判断乍看之下违背常理:明明

我们今天的生活和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怎么会说太阳底下没

有新鲜事呢?深入思考就会明白,这句话针对的其实并不是一件件具

体的事情,也不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的现象,它应该是对一种抽象的、

终极的规律和道理的把握,比如人的情感、追求、人性,社会运行的

规律,国家治理的理念等等。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太阳新,日日新”强调变化,这一观点可能更容

易被学生接受,我们可以从具体事物、现象的角度去理解,万事万物

都在变化中发展、前进。尤其是到了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的生

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我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毫不夸张的说,的确

是始终不停在变化。

行文中要分析两种观点各自的合理性,还要深入探讨二者的关系。从

根本上说,“变与不变”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织成了我们生活中

五彩斑斓的经纬线。两者之间并无矛盾对立,无需非此即彼。

站在当下的立场上,考生还可进一步思考这给我们的启发。对当代青

年而言,一方面要认识到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亘古不变的规律,把握

本质;另一方面也要面向未来,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变与不变”

的和谐共生中,闪亮青春光芒,贡献青春智慧。

3.误区提醒

本题中太阳“”虽然出现两次,但其实并不是立意的核心,太阳“”可以

简单理解成世界上“”,要防止写作中过度纠缠太阳“”的问题。

4.写作素材

踩着别人脚步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自己的脚印。——爱因斯坦

【下水作文】

稳立不变之基勇筑创新高台

董远举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奔涌的历史长河里,斗转星移,人来人往,变

化成了永恒的主基调。然而,河流两岸,无论如何生老病死、新故相

推,华夏儿女的炽热情感、高远追求却又似乎从来不曾改变。身处风

云变幻的时代,青年更应稳立不变之基,勇筑创新高台。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稳立不变之基,才能把握人生航向。从霍去病

保卫家园发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怒吼,到黄继光上甘岭前许下

“坚决完成任务”的誓言;从杨家将满门忠烈汇聚成大宋王朝的屏障天

堑,到四万万同胞用肉体筑起抵抗日寇的钢铁长城……中华民族历尽

劫波,可是爱国热忱从来不灭,自由追求初心不改。太阳底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9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