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从《迷娘》看舒曼艺术歌曲的特色
作者:陈蓓
来源:《艺术评论》2013年第6期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上半叶,德国艺术歌曲从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舒曼一步步成熟并走向辉煌。1830年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激发了民族的自觉,诗人、艺术家们打破封建禁锢,他们开始用作品表现民族的思想,大众的情感,表现他们追求理想的矛盾与迷惘。这一时期,数量丰富、品质上乘的诗歌名篇为作曲家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歌词来源,激发了他们艺术歌曲的创作热情。同时,作曲家们也不断的尝试,追索,实践着这样的课题:怎样才能将诗词深邃的思想内涵与音乐的结构形式完美统一?使艺术歌曲更加完美、更具魅力?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1810—1856)便是这个“课题”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这里所谈及的《迷娘》,是舒曼艺术歌曲代表作之一,是舒曼为纪念歌德诞辰一百周年所做,题材选自歌德文学作品《威廉-麦斯特尔的学生时代》。
歌德(1749—1832),“最伟大的德国人”(恩格斯语),剧作家、诗人,德国狂飙突进运动领导者。他一生经历了德国文学史上狂飙突进运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个阶段。他的文学创作把德国民族主义文学提高到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和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歌德代表着德意志民族之精神,因为他的存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的德国“就不是孤苦伶仃的、不是一贫如洗的,尽管它虚弱、破碎,它精神上依然是伟大的、富有的和坚强的”(谢林语)。
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在歌德的全部创作中,地位仅次于《浮士德》。在写作过程中,歌德与席勒有过上百封书信的交流,关于小说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诗词的精美,席勒都给与了许多建议和意见。1796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一完稿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位商人之子威廉-麦斯特,从最初寻求戏剧艺术改造社会的途径,而最终找到了改造社会的人生艺术的过程。在他逃避现实,四处漂泊流亡的路上收留了被人拐卖的孤儿一一迷娘,迷娘的母亲和自己的哥哥错误结合生下了她。这个女孩从一出生就注定了她可怜而悲惨的命运,在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一个私生子是不被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迷娘被母亲遗弃并被拐卖到德国,流落在一个跑江湖的马戏班中,备受非人的虐待和摧残。十三岁的迷娘在威廉的收养和呵护下,渐渐长成为一个美丽又可爱的少女,并对威廉产生了如同“爱人”、“恩人”、“父亲”一般的情感,复杂、微妙而又深厚的。歌德在书中用四段诗歌描述了迷娘的复杂情感和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席勒形容这种情感:“安详而深刻,明白而又不可思议,就和大自然本身一样,它就这样发生作用而出现在我们面前…”。
“那柠檬正开的南乡,你可知道?
金黄的橙子,在绿叶的阴中光耀,
柔软的微风,吹落自苍空昊昊,
长春松静,月桂枝高,
那多情的南国,你可知道?
我的亲爱的人,你去也,我亦愿去南方,与你终老!
你可知道,那柱上的屋梁,那南方的楼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