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教育看中华文明的传承.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目系别专业年级班级姓名

题目系别专业年级班级姓名

从古代教育看中华文明的传承

历史系

历史教育

07级

2班

周永辉

目录

TOC\o"1-5"\h\z\o"CurrentDocument"目录 1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o"CurrentDocument"一、 源远流长的古代学校教育 3

\o"CurrentDocument"(一) 官学 3

\o"CurrentDocument"(二) 私学 5

\o"CurrentDocument"(三) 书院 11

二、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12

(一) 教育从属于政治 13

\o"CurrentDocument"(二) 道德教育居于首位 13

\o"CurrentDocument"(三) 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的紧密结合 14

\o"CurrentDocument"(四)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 14

\o"CurrentDocument"三、 教育是文明传承的主要途径 15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摘要:远在四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有了官办的学校。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私人办学这一新的学校教育形式。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广泛开展。正是在这些教育形式的配合下,古代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才得以不断传承、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古代教育官学私学中华文明

教育作为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来就是与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正是有了教育,才使得某一特定的民族文明得以传播、弘扬、发展和更新。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中国古代文明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保证,没有古代教育,中华民族古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难以创造、延续和发展的。

一、源远流长的古代学校教育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早在原始社会时,教育就已经产生。不过那时的教育还未从生产劳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贫乏,形式简单,还没有正式的教育机构出现。学校产生于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之后。中华民族素以重视教育著称,早在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之初,就设置了学校,制订了与政治体制相关的教育制度,是为“官学”。与此同时,民间也逐渐举办了各种教育机构,形成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

(一)官学

据一些古籍记载,距今四千多年的夏朝,已出现了学校。如《礼记?王制》说:“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曰校”。不过,这些记载是否切真,尚有待今后地下出土文物来提供更充分的证据。商朝的学校,不仅有文献上的记载,而且得到地下出土文物的佐证。在殷墟甲骨文卜辞中,就有许多记述学校教育的内容。

西周时,学校制度初具规模。当时学校包括国学和乡学两个系统,国学是中央官学,设在周天子所在地和诸侯国都里;乡学则是地方官学,设在郊外的乡、州、党、闾等地方行政区域之中。国学依程度深浅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类。由于只是官府有学,民间私家无学术,所以要学习专门知识,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在这种“学在官府”的情况下,学校的教师显然非官莫属,很自然地就形成了“官师合一”的局面。“由于集二任于一身,他们不光是把学校作为教学的场所,也时常在国学的辟雍举行祭神祀祖、军事会议、献俘庆功、练武奏乐等社会活动;而乡学既是学校教学之地,又具议政和教化功能。这种'政教合一'的办学模式对后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后世的学校虽然已从官府中独立开来,教师也有了专任;但地方官'亦政亦教’,关心和重视学校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①。

①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7页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西周官学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逐渐废驰。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但他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造成学校教育的倒退和逆转。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初步形成当从汉武帝兴学时算起,经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而趋于完善。

汉代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中央官学有大学性质的太学,有特殊性质的鸿都门学。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分别设立学、校、庠、序。

太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弟子随所从博士专攻一经。《论语》、《孝经》是公共必修课。教学方法大约有三种:一是讲大课;二是由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三是自学讨论。汉朝的太学生由50人发展到3万人,而太学博士最多只有十几个。这样少的教师要教这样多的学生,就必须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这是汉代太学在教学方式上的一种创造。由于教师少,学生多,讲大课的时间也有限,主要还是靠学生的自学。学生除在校学习专经外,还可到校外去拜师学习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