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pptxVIP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

分点突破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逐点突破·建知识之架构;导图指引;古典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寄寓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实物载体或形象可感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在古代诗歌鉴赏时,经常将“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称为“意象”。意象就是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是“意”和“象”的和谐统一。;考向(一)鉴赏诗歌意象(景物形象)

诗歌中描绘的景物形象,可以是自然景物,也可以是人文景象;可以是单个景物,也可以是多个景物组合成的意象群。

1.概括整体画面与意象特征;概括

特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青夷军①入居庸三首(其二)

高适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②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注】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山,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突出了居庸关怎样的环境特征?

【我的分析】本诗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感。颈联写面对时局混乱,良臣进阶无路的现状,诗人十分失望、愤懑,想暂居家中;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动的故事。

(1)指出首联交代的内容

____________(首联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是冬日傍晚,地点是古镇青山口,天气是寒风呼啸,这些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2)分析颔联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颔联写诗人看到的景象是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暗示了诗人仕途的渺茫。)

【我的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描绘了冬日傍晚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象。交代了时间、地点,突出了居庸关荒寂、凄冷的环境特征,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2.分析描写角度与表达技巧

意象描写的角度,即从什么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表达技巧;(2021·浙江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题目。

意难忘·山家

[清]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癭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熳生涯。

【注】①癭尊,即癭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分别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我的分析】上阕重在写景,衬托出一个居住在山野、富于生活情趣的雅士形象。下阙写衰翁待客,写了席间主客欢洽之情。赏析上片的写景艺术,应该从以下角度入手。

(1)选用意象

____________(上片运用了“村坞”“遮云”“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苔径”“篱”“木几”“窗纱”“梅花”等众多意象,体现出本诗意象丰密、色彩和谐的特点。);(2)写景角度

____________(“苔径逐篱斜”写小径沿着篱笆斜伸过去,“逐”字化静为动,非常传神;“文木几,小窗纱”与“启北扉,移床待客”为动静结合,表现农家生活的意趣,衬托出主人潇洒出尘的品格。)

(3)写景顺序

____________(由“村坞云遮”到“苔径逐篱斜”,写步行向山家时所见;然后再到室内的陈设。总体看采用了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顺序,步行中,景色不断变化,这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我的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①由远及近,由外到内。从村坞、山家到室内,步移景换。②意象丰密,色彩和谐。“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构成明净清幽之境。③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如“苔径逐篱斜”。;3.鉴赏意象作用与表达效果

意象的作用及效果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2020·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①,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我的分析】分析峨眉、岘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的作用,应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分析两山与人的关系

____________(借助诗句及注释可以看出,峨眉是诗人的居住地,岘首是襄阳庞德公隐居的地方,也是郑炼将要前往之地。);(2)分析颈联景色及情

文档评论(0)

151****9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