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高频考点,水电解实验,知识归纳总结.docx

初中物理学习高频考点,水电解实验,知识归纳总结.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学习高频考点,水电解实验,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学习高频考点,水电解实验,知识归纳总结,家长为孩子们收藏备用着。

题目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电源正负两极所得气体的质量比为1:2

B.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D.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解答】

A、在电解水时,电源正负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比。故A错误;

B、电解水的实验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

C、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故C正确;

D、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故D正确.故选A.

题目

如图1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

(2)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用___的方法检验。

(3)如图2,在电解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图3中A、B气体体积之比为___。

【解析】

(1)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事先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析】

(2)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产生的体积与氧气产生的体积是2:1,即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气体检验方法:

负极氢气的检验方法:将燃着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尖嘴口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如果气体量较少时,可能发出爆鸣声,证明此玻璃管内收集的是氢气;

正极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尖嘴口处,木条复燃,证明此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是氧气

【解答】

(2)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的方法检验。

【解析】

水电解实验模型中可知,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水在通电过程中生成氢气和氧气,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产生了新的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解答】

(3)在电解的过程中,由微粒的变化可知,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由图3可知,图3中A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则B的气体是氧气,二者体积之比为2:1。

故答案为:(1)增强水的导电性;(2)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3)氢原子和氧原子;2:1。

【水电解实验知识总结】

1.实验装置

2.实验药品:水,氢氧化钠或稀硫酸

加入氢氧化钠或稀硫酸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3.实验的现象:①通电前,水是无色液体;②通电后,电极上产生气泡,两玻璃管内液面下降,正极产生气泡的速率慢,负极产生气泡的速率快;③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4.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5.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所以水由氢和氧组成的。【注意】水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家有初中生的家长们,你觉得对你有用,点个关注,为孩子的初中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习铺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一木科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