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科学技术的基本性质科学的含义与特征:“科学”的意义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但就科学作为一种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手段,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它的内涵作出分析:第一:就科学活动的成果而言,科学是由概念、规律和理论等组成的实证性的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第二:就科学活动本身而言,科学是一种以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为目的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第三:就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而言,科学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是生产力。1可编辑ppt
西方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对科学的内涵的界定是不断演进的。如逻辑经验主义强调以可证实性为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但由于后来人们注意到科学并不是都可以用证实性来衡量,甚至于可以证实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科学,现在不能证实的事物,也许在将来有可能成为科学,因此可证实性作为一种标准就难以令人满意。2可编辑ppt
卡尔-波普尔提出了证伪性标准,他认为:凡是可以反驳或证伪劣的就是科学,反之就是非科学。但可证伪劣性只是科学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非科学的东西也是很容易被证伪的,可证为性并不能代表科学的与众不同的特征,仍然不足以将科学与非科学区分开来。3可编辑ppt
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库恩认为:科学发展存在着范式转换的特点,新旧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范式的转换是通过科学革命的方式进行的,决定接受或放弃某种科学范式是由科学共同体协商的结果。因此,在库恩看来,科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即科学范式的转换起决定作用的是科学群体的决断,至于科学是否反映了实在的客观规律并不是最重要的。4可编辑ppt
西方不少科学社会学家都坚持研究了科学的社会特征,从而为合理地解释科学进步的完整机制提供了社会的观察视角。但循此路径走下去,难以避免相对主义的科学观,保罗-费耶阿本德就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相对主义意味的科学哲学家,他的《反对方法》与《怎么都行》体现了他对非科学与科学的区分问题的漠视。5可编辑ppt
客观地看,科学一方面是探索自然的规律,但这种探索又是由人进行的,人对自然的认识难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将自然的认识一次性穷尽,随着认识的发展必然要修改过去的认识成果,因此,人类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具有很大的人为特征,即相对性,但这种相对性又是尽可能的要与自然的客观性保持一致,否则,科学就会变成一种过于相对性的事物。科学共同体在进行科学决断时确实具有与人文社会科学类似性的协商过程,但它所进行的说服方式应该包含很明显的经验化特征,而不是简单的游说而已。6可编辑ppt
技术的含义与特征:技术是指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系统性的工艺方法、手段和技能以及相关的物化仪器设备等所构成的文明体系7可编辑ppt
科学技术的基本社会属性:科学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没有阶级性,它不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关于科学技术性质认识不清所造成的悲剧,如:前苏联曾出现过李森科事件,李以获得性遗传的思想批判了以瓦维列夫为代表的基因遗传学;中国文革时期曾批判过牛顿和爱因斯坦,其主要原因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对立8可编辑ppt
科学技术是一般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通过物化的途径,将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它的生产力功能才能得以实现。5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依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遍性与实用性,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9可编辑ppt
因此技术具有以下基本特点: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技术由不同形态的技术要素所构成的体系,各种技术要素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知识形态的技术和物质形态的技术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参阅教材P252-254)10可编辑ppt
科学技术的社会活动形式科学活动的性质:生产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科学活动的社会规范和组织形式:科学活动的社会规范。科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科学共同体与无形学院。11可编辑pp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老王》教案 冀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谈骨气》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谈骨气》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语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 从三到万练习 语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幻想是美丽的》教案 苏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幻想是美丽的》练习 语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 冀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想和做》教案 北京课改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0课《想和做》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