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pptx

9.3 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统编版必修4).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9.3文化强国和文化自信;本框题学习目标;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当前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我们应如何建设文化强国?;一、建设文化强国;近年来在社会上泛滥着一些文化领域中的《厚黑学》,如“刘备是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有婚外情”等恶搞历史英雄人物现象;又如,很多人还迷恋于电脑算命、求神拜佛;再如,有些人信奉“人生苦短,及时享乐”“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不坐在三轮车上笑”等颓废信念,甚至有的人信奉邪教。;(1)原因(必要性)

①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的和颓废的等。

②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2)要求(怎么办)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

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知识演练;要求:

①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

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你如何理解管子的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看法。;点评:;(1)原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要求:

①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②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③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知识拓展;全面理解道德p119下相关链接

①道德的含义: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②道德如何发挥作用?依靠社会???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③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④道德的特点: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要求:

①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④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知识拓展】;区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要求: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时政链接;二、坚定文化自信;2.文化自信的来源P121上1;3.如何坚定文化自信P121;课堂小结;“中体西用”与“西体中用”;;核心知识突破;(1)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1)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奥委会认为北京市和河北张家口市具备成功举办冬奥会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申办2022年冬奥会,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示中国发展综合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并推动北京、河北两地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研究,中国奥委会正式同意以北京市民意向国际奥委会申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当奥林匹克的火种再度点亮千年古都,北京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双奥之城”。

2.场地中央由11600平方米的LED高清显示屏构成,从头至尾演绎“一块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