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聊斋志异》在国外·
文章编号:员园园鄄猿苑员(圆园23)园4鄄园059鄄12
《聊斋志异》的英译及其
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研究
池田范祥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圆员员员园园)
摘要:中国古代志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英译本在英语国家广受欢
迎。以《聊斋志异》英译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描写译学分析其海外传播情况。研
究发现:搜集到《聊斋志异》英译本共员怨本,其中翟理斯译本的再版重印量、
允杂栽韵砸学者书评量、谷歌学术引用量以及总馆藏量最高,闵福德译本的好易
读读者评论量最高。相较汉学家而言,国内译者的译本在英语世界传播总量
较少,侧反映出其影响力不足。中国典籍翻译的出版应加强与国外出版社
的合作,以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聊斋志异》;典籍英译;传播
中图分类号:陨园苑援源员怨文献标志码:粤
描写翻译学派的思想发端于缘园代,它试图把翻译研究传统的语言范
围内跳脱出来,将翻译语境化,“使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的内部,而是将研
[
究的视阈延展到翻译的外部,并以社会文化功能为纽带将两者联系起来”员]远员。
该研究聚焦《聊斋志异》英译本的翻译外部研究数据,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收稿日期:圆园23-08-04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科基金项目“江苏文学家著作的海外翻译、传播和影响研究(编号:
21ZWD004)”
作者简介:池田(1998-),女,河南虞城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
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范祥涛(
1966-),男,安徽定远人。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教授,主要事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华典籍翻译研究、语言学研究。
59
探讨,提出拓宽典籍英译传播广度的建议,以推动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
《聊斋志异》拥有众多外文译本,其中英译本广受欢迎。然而,以此小说英
译本研究为主题的文献并不多。检索并整理文献发现,《聊斋志异》英译研究主
体为国内学者,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单个译本研究、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史研究
及研究综述,传播研究及影响研究并不多,且未见基于各类数据调查和科学框
架为基础的传播研究。因此,有必要以《聊斋志异》英译本在英语世界传播为切
入点,将员怨本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各译本的再版重印、海外阅读与评论情
况、谷歌学术引用量以及世界图书馆馆藏量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理清各译本
的播现状,让译本“走进来”,便于学者对广受好评的译本进行后续深入研
究,对比学习其翻译出彩之处,丰富典籍翻译策略,为中国典籍“走出去”带来
一定参考意义。
一、《聊斋志异》的英译概述
研究《聊斋志异》英译本的播情况,首先应对其英译历程做整体把握。此
小说集的英译形式多样,包括杂志和书籍中的零散译文、漫画译本、选译本和
全译本。前两种英译形式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选取《聊斋志异》已出版的
选译本和全译本为研究对象,对各个英译本的相关信息进行介绍,并进一步研
究译本的前言部分,以明确主要译者的翻译目的。英译本的搜集为后续传播研
究奠定数据框架基础,译者翻译目的的探究则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一定的借
鉴意义。
(一)《聊斋志异》英译本
《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翻译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的历程。根据圆园
蔡乾在《明清小说研究》上最新发表的论文可知,此典籍在西方的译介最早
可追述到员愿猿缘《弗雷泽杂志》的“中华之晷”专栏中刊载的《白于玉》短篇独
译,经过译介策略和译者身份多重探讨,译者可能为英国汉学家德庇时(允燥澡灶
云则葬灶糟蚤泽阅葬增蚤泽)。[]《聊斋志异》早期译介者多为来华教士和外交官,因此他
[
们的译介“不可避免地会有误读和偏见”猿]员远苑。此后,一些汉学家也开始此典
籍的选译工作,最早的选译本出自翟理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点差法”为何需要“检验”——以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一道高考题分析和拓展为例.pdf
- “互联网 ”背景下的历史沉浸式课堂.pdf
- “互联网 教育”背景下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人教版六年级“Read and Write”为例.pdf
- “金钉子”融入地理野外实习的思政案例设计与实践.pdf
- “柳州螺蛳粉”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研究.pdf
-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川变化”试题设计.pdf
- “情感诉诸”对英语演讲的启示——基于教育语篇的修辞分析.pdf
- “三导师制”在数学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pdf
- “三教”改革视域下行业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pdf
-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课程思政——以“实用综合英语”课程为案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