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种群的数量变化-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1.2 种群的数量变化-高二生物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

种群及其动态01目录/CONTENTS02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J”形增长0304种群数量的波动性别比例种群“S”形增长

问题探讨我们的手上难免沾染细菌。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因而我们要常洗手。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2.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1.第n代细茵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讨论Nn=1×2nNn=1×2n=2216

问题探讨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0分裂次数123456789数量(个)248163264128256512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3.在一个培养瓶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描述的趋势增长吗?如何验证你的观点?不会,因为培养瓶中的营养物质和空间是有限的;该公式成立是在理想条件下的。

501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数学公式曲线图3、建构数学模型的意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Nn=1×2n精确,但不够直观直观,但不够精确

601建立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建构模型检验或修正4、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702分析自然界种群增长的实例资料11859年,一位来到澳大利亚定居的英国人在他的农场中放生了24只野兔。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超过6亿只。漫山遍野的野兔不仅与牛羊争食牧草,还啃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后来,人们引入了黏液瘤病毒才使野兔的数量得到控制。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02分析自然界种群增长的实例资料2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某地一个小岛。1937—1942年,5年间这个种群数量的增长如下图所示。8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02分析自然界种群增长的实例讨论:1.这两个资料中种群增长有什么共同点?2.种群出现这种增长的原因是什么?种群数量增长迅猛,且呈无限增长趋势。食物充足,缺少天敌等9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0210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1.模型假设2.模型建立t年后种群的数量为Nt=N0×λt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的倍数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N00“J”型理想条件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0211Nt=N0λt表达式中,λ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增加增长型相对稳定稳定型减少衰退型只有λ>1且为定值时,种群增长才为“J”形增长。【思考】当λ>1时,种群一定呈“J”形增长吗?据图说出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0212“J”型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0213增长率增长速率含义计算公式举例“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为:“一个种群有1000个个体,一年后增加到1100”,则该种群的增长率为:×100%=10%1100100个/年1100-10001年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量增长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种群原有个体数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时间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02143.增长率增长率=λ-1(λ1,且不变)“J”型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02154.增长速率实质就是“J”型曲线的斜率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0216在一个培养瓶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不能。因为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0317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1.在0.5ml的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2.每隔24小时统计大草履虫的数量。3.反复试验4.最大的种群数量是375个。1、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时间/d种群数量/个K=375【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03182、模型假设:K值(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资源和空间有限,天敌的制约等时间/d种群数量/个K=375存在环境阻力(现实条件下)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03191、K值是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对K值的理解】种群数量也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2、请据图分析:该种群的K值为。K2K值(环境容纳量):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3、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