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系统工程及其八个要素、五个应用模式.pdf

可靠性系统工程及其八个要素、五个应用模式.pdf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的时候,中国航空工业界为了搞歼十飞机研制,在当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可靠性是什么的历史背景下,航空工业仍然开始全面引入可靠性工程。这是值得回味的一

段传奇。

中国制造2025与可靠性

浴盆曲线

在可靠性领域的几个关键概念内涵,最为重要的概念就是浴盆曲线,任何一本可靠性

教科书都会出现这个曲线,纵坐标是产品的故障率,横坐标是产品的使用时间。这是从统

计上反映出来的产品故障发生的规律。

第一个规律就是曲线的第一段,在早期使用的时候,故障率非常高,要经过不断的维

修、适应性的改进甚至修改设计、工艺,把故障率降下来;

曲线的第二段,就是使用阶段故障率应该是很低的水平,而且还不应该发生剧烈的波

动,最好保持常数,长时间保持低的水平;

用寿命,过了使用寿命故障率又急剧增高。这是统计规律表现出来的。

但是当产品从统计数据上看到了浴盆曲线第一个阶段的时候,即在用户的运维的过程

中发现这个阶段的时候,说明企业没有对产品实现可靠性管理,或者说当出现了浴盆曲线

早期故障期,说明可靠性工程实践是失败的。

第二个阶段,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长期的故障率稳定不下来,并且浴盆底的高度还很高,

也说明可靠性工程失败了。

第三个阶段,如果使用时间没多长就坏掉、不能再用、老化、疲劳、断裂或腐蚀等,这些

问题说明你的产品寿命也不符合要求,可靠性工程还是失败了。

浴盆曲线可以折射出中国制造业的很多问题。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特征在这三个点上都反映了,第一产品投入使用初期故障率很高,

第二久久不能把故障率稳定下来,第三寿命还很短,所以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企业

的可靠性工程的实践出了问题。浴盆曲线就是这么一个有关故障发生概率和统计规律的曲

线。

故障六性

跟故障相关的产品的设计特性,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

性、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

这些特性都不是中国学术界发明的,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1985年成立可靠性研究

所、工程系统工程系的时候,国外这些专业词汇在学术界、工业界已经产生了几十年。

早在1991年,北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的创始人杨为民教授提出可靠性系统工程的

概念,是从如何推进可靠性工作的角度提出的,最重要的是研究产品故障的发生、发展及

其预防和维修保障的规律”。

可靠性系统工程的理念在航空航天兵器舰船等军工行业的实践中不断的在扩展推动。现

在武器装备行业把这六“性”叫通用质量特性,把这些与故障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设计特性给了

工作的方法论。

该图从方法论上进一步解释了可靠性系统工程,就是在研发阶段要进行与故障相关特

性的设计、分析、试验评价工作,同时还要做与故障相关的系统设计、分析、评价工作。

与故障相关的系统,则是指面向产品的使用维护和运维阶段,以前叫售后服务系统。

没有经历过正向研发过程的时候,我们的解决方案当然是出了故障就要修好,这就是被动

的维修服务,归到售后服务系统里,即使是售后服务系统也需要主动去设计。后来的维修

保障系统、BIT、ATE、中央维护系统、远程维护系统、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等,

都属于与故障相关的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技术热点就是PHM系统。图3才是完整

的针对故障的研发和设计,这个就是可靠性系统工程最基本的理念。

可靠性发展历史与工业史

质量与可靠性,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双胞胎,而且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过去一百年的历程。

说起质量检验的概念可以查到中国古代,一把剑铸造的好不好,也取决于设计、制造、

检验,但那是手工业时代,所有这些事情可能都是一个人做。但是工业化以后批量生产就

不一样了,福特汽车在大批量生产时代,做的最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就是把质量检验从

产业工人里面分出来,专门有一批人看着制造线上的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是合格的还是不

合格的。这是真正的专业化质量检验,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的流水线上的质量检验,质量专

业因此而诞生了。

质量检验又分为两个阶段,当批量比较少的时候是全数检验;后来,批量上来了,一

年几百万辆车,零件上千万个,无法全数检验,统计的方法出现了也就是抽样检验。

这两个检验都可以叫做过程质量检验。过程质量检验的出现是质量可靠性发展历史上的第

一个里程碑事件。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过程质量控制。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出现新的问题,

质量检验是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才能对它进行合格不合格的判定,会产生废品,造成质量损

失。所以,这个问题就驱动人们思考:能

文档评论(0)

147****64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