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的派遣.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1872年7月12日,三十名中国学生登上了停泊在上海港的美国邮

舱,淮备横渡重洋去美国留学。这是洋务派经奏准派遣出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在

整个洋务运期间经洋务派奏准或直接派遣的官费留学生达209人。在洋务派领导

人的主持下,形成了一些比较粗糙的有关留学生的选拔制度、学生流向、管理制

度,并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接受西方教育的首批中国人对中国近

代经济、政治、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留学生;洋务运动;管理制度

引言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有识之士的倡导、培养外交和

海防人才的需要,在“中体西用”理论的指导下,洋务派向美、英、法、德等国

派出了留学生,开了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之先河。当今社会重视教育,留学教育

是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拟对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派遣及作用作一探讨,为发展

当代社会的留学生教育提供借鉴。

一.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派遣的背景

(一)近代政治形势的变化,为留学生派遣提供了政治土壤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以及《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内地,

清王朝的声威在英国的枪炮轰击下一扫而尽;国内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遍及18个省,长达15年之久,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内忧外患接连

发生,使得清政府第一次感到了生存危机,迫使清政府中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被迫

放弃“天朝上国”的至尊观念,不得不勉强做出从“剿夷”到“抚夷”“师夷”

的角色转变,开始睁眼看世界,试图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腐

朽的封建统治。于是清政府中握有实权的一部分官僚开始下定决心向西方学习。

可以说,这种形势的变化为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派遣提供了政治土壤。

(二)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证明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和强大。尽

管整个满清王朝仍然是闭关自守、夜郎自大,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在洋务实践过程中,深感科技人才

缺乏,也在努力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寻找中国“自强“”求富”的方法。曾国

藩认为“:至外国技术之精,为中国所未逮,如舆图算法步天测海制造机器等事,

无一不与造船练兵相为表里。其制则广立书院,分科肄业。凡民无不有学,其学

皆专门名家,每治一艺,每制一器,皆系父子相传,世继其业,然后通微合模。

愈久愈精。其国家于军政、船政皆视为身心性命之学,如俄罗斯初无轮船,国主

易服微行,亲人邻国船厂,学得其法。乾隆间,其世子又至英国书院肄业数年。

[1]

今则俄人巨炮大船不亚于英法各国,此其明效。”李鸿章认为“:中国仿造皆

其初时旧式,良由师资不广,见闻不多,官厂艺徒虽已放手自制,只能循规蹈矩,

不能继长增高。即使访询新式,孜孜效法,数年而后,西人别出新奇,中国又成

故步,所谓随人作计,终后人也。若不前赴西厂观摩考索,终难探制作之源。至

如驾驶之法,近日华员亦能自行管驾,涉历风涛;惟测量天文、沙线,遇风保险

等事,仍未得其深际。其驾驶铁甲兵船于大洋狂风巨浪中,布阵应敌,离合变化

[2]

之奇,华员皆未经见。自非目接身亲,断难窥其秘钥。”左宗棠认为“:今幸

闽厂工匠自能制造,学生日能精进,兹事可望有成。再议遣人赴泰西游历各处,

借资学习,互相考证,精益求精,不致废弃,则彼之聪明有尽,我之神智日开,

[3]

以防外侮,以利民用,绰有余裕矣。”容闳认为:“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

[4]

使中国日趋文明富强之境。”在洋务派的促进倡行下,留学生派遣终成现实。

(三)出于培养外交人才和加强海防的需要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清政府急需一批外交人员。

同时,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威胁,清政府急需创办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尽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洋务派在国内积

极创办洋务学堂,聘请洋员相继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

文馆以及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许多洋务学堂,但是洋务学堂培养的人

才,远远不能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2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