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第四章 4.1.2-4.1.3 地理教学资源开发原则与策略.ppt

(35)--第四章 4.1.2-4.1.3 地理教学资源开发原则与策略.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原理?

话题二地理教学资源开发原则

话题二地理教学资源开发原则与策略(一)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什么?(二)地理教学资源开发应遵循哪些原则?(三)地理教学资源开发有哪些策略?

不同教师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的教材使用情况:教师A:按照教材内容,即美国农业生产条件、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别讲述。教师B:讲授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注意联系初中区域地理中的“美国”一节内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C:讲授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时,分别联系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进行结合讲解,并设计了“为家乡农业生产做贡献”的问题讨论。同课异构案例: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使用1)分析比较上述三位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组织方法上的特点和差异。2)交流讨论地理教学资源组织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话题二地理教学资源开发原则与策略

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做一个孤立的整体。这种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与同一科目的别的课之间或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帮助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两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话题二课堂教学三层次

地理教学资源开发:是指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地理教学资源的选择、组织、加工和创建工作;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重组”或“改编”教科书及相关的教学资源,把“教材”变为“学材”,以建构起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逻辑。话题二地理教学资源开发的涵义与目的把教材变为学材

开发原则以标为准原则以生为本原则遵循教学逻辑原则大教材观原则话题二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原则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分析教材与地理课程标准的关系。1分析教材在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目标”所呈现的基本内容、水平层次和表达方式。强调地理教材开发应该遵循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涵盖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但并不是简单的照搬、复制。23(一)以标为准原则话题二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原则

(一)以标为准原则课中有“标”以课程理念贯穿课堂教学以课程目标统领教学目标以内容标准规范教学内容以实施建议架构教学过程话题二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原则

话题二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原则(二)以生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生本身就是重要的教材,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教材观的具体体现。

话题二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原则(三)遵循教学逻辑原则要分析地理教材中具有教学逻辑的或隐含的引发教学活动的形式、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为运用教材和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依据。

《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逻辑分析

(1)如果地球不自转且表面均匀,全球大气会形成什么环流模式?(2)如果地球自转且表面均匀,全球大气会形成什么环流模式?(3)如果地球自转且表面均匀,又考虑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有何移动规律?(4)如果地球自转,且考虑到海陆分布形势,气压带和风带在南北半球的分布有何特点呢?(5)怎样解释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成因?怎样理解我们家乡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呢?问题链设计思维进阶案例遵循教学逻辑原则

坚持大教材观原则话题二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原则(四)大教材观原则发挥教材的综合育人功能地理教材中的地理科学现实生活的世界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通过GoogleEarth软件从空中看地球,展示湖北省所在区域。[观察现象]展示特殊形态的湖泊—半环状湖泊(牛轭湖)[小组讨论]半环状湖泊是如何形成的?目的:通过讨论需要达到以下共同认识:半环状湖泊(牛轭湖)原本是河道;该湖泊的形成是河流侵蚀和堆积共同作用的结果。[观察现象]如果以上讨论结果是正确的,那么应该可以找到相关证据。利用GoogleEarth软件展示相关地貌。[小组讨论]堆积物来自哪里?什么情况下以侵蚀作用为主,什么情况下以堆积作用主?[验证假设]利用GoogleEarth软件展示峡谷地貌、河口三角洲等地貌。[知识拓展]除了流水这种外力可以通过侵蚀和堆积作用改变地表形态外,其他外力也能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吗?[观察现象]利用GoogleE

文档评论(0)

177****28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专注于教育领域创作与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