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pdfVIP

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

作者:齐璐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2017年第4期

[摘要]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不完善,造成教学与实践脱

节,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差的局面。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无法占据有利

地位,成为社会、高校和家庭共同面临的问题。以学生技能培养和提升为出发点,积极探索高

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新途径,旨在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教学课程改革;专业认同感;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10-0192-01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脱节、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就业能力是

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等。只有各种技能均衡

发展,才能在求职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高校是以专业为单位开展高层次教育教学的场所。对

高校而言,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最终落脚点是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本文重点介绍

专业知识技能与就业能力的关系,从优化学科设置和完善课程体系两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专

业认同感、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培养社会适应性强的人才

(一)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满足社会实际需求

目前,部分高校仍然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时少,师资力量薄

弱。开设的实践课程很多流于形式,效果甚微,过于强调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等的记忆,较少

涉及专业分析和运用方面的知识。用人单位表示:高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水平

欠缺,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因此,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加强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增加专业实验室数量,提高实验设备和教学人员质量,建立学生

就业实习基地,加强硕博士试验站建设,立足专业优势发挥实践水平。

(二)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更好地解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

业生的需求变化以及社会政府部门对毕业生就业关注情况,高校必须定期开展市场调查,及时

建立稳定的信息反馈机制,包括社会教育部门、人社部门、高等教育部门、用人单位、优秀校

友以及学生本身。根据反馈数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使学生很好地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变化。

(三)结合专业评估认证,做好以评促建工作

目前,高线专业评估内容全面、科学,评估结果对学科和专业的不断建设有重要意,对

高等教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对于评估过程中出现消极心态应对,未从根本上领会评估意,

仅仅是形式性的应付检查等做法,这些对高校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高校应当认真接受评估、

正确对待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借助评估的机会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与此同时,

各专业学科也要充分利用评估认证的时机,及时改善软硬件设施,不断提升专业学科的竞争力。

二、建立通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夯实基础

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笔者认为,当前高校通识教育涉及人文科

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如何根据学生的共性和个性,打造一套引导学生德、

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

争力,是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的重点。例如,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空间数据采集、

运算、分析,软件应用和开发等专业知识之前,很有必要掌握编程、画图、艺术鉴赏等其他领

域的知识。

(二)专业教育不断创新

专业教育模式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内容限制在某个狭窄的知识领域,不注重

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等教育中专业的变化已经无法跟上职业变化

的步伐。“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培养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

学生就越难适应变化万千的工作任务。因此,专业教育需要不断创新,目前,许多高校将通识

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实行大类专业招生政策,学生在入学之初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解

相关边缘学科背景和知识,拓宽学习范围。为学生找准自身定位,在大二之初选择专业打下

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为全面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要注重将教学、科研与管理有机融合,强化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其中,

课程教学服务体系

文档评论(0)

166****91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