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起火起火后,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如采取切断电源,移走易燃药品等措施)。灭火的方法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一般的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覆盖燃烧物,火势大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第63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电器设备或带电系统所引起的火灾,只能使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等着火,应用干沙灭火;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实验人员衣服着火时,切勿惊慌乱跑,赶快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伤势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第64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现实情况实际上,目前很多科研单位的一线科研人员主要由硕士、博士、博士后和技术员组成,他们是各种生物化学实验的主要完成者,但他们的安全防护知识却往往局限于来自实验室管理者的简单传授和自身操作实践。他们往往对技术环节比较精通,但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应该承担的安全责任大多意识淡漠。第65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安全重视好了实验室并不可怕研究是对科学的探索,因此很多未知的东西需要在实验室里面研究和证明,发生出乎意料的问题也是难免的,这些风险都可以通过安全操作来降到最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实验室实际上是很安全的地方,因为各种防护措施已经很完备了。第66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再次重申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实验室安全意识,实际上也是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科学素质。”但是,很多科研人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受到正规、良好和标准化的安全教育。健全实验室安全条例,不打折扣地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这是整个科研领域的系统工程,也是保证科研机构正常运行的基本准则。第67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68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在使用任何化学药品前,一定要熟知该化学药品之危险性。5.使用有毒有机溶剂或者腐蚀性试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并使用防溅面罩,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第31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注意事项一.防毒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确认清楚后才可使用。2)操作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浓HCl和HF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4)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5)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等)、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第32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防爆

1)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2)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3)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4)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第33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药品溢泼处理1.溶剂避免点火及可引起火花之任何动作。去最近的地方,拿喷洒吸收溶剂之干粉,将喷洒吸收剂由外而内洒在溅有溶剂处。用铲子将吸收剂清理掉。第34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酸和碱去最近的地方,取中和酸(碱)剂,由外向内喷洒,用试纸测试是否还在该处。将中和剂清理掉。用肥皂及水清理溅洒处。第35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七、试剂有机试剂:使用三氯甲烷、四氯甲碳、乙醚、苯、丙酮、己烷等低沸点有机溶剂时,一定要远离火源和热源。装有上述试剂的试剂瓶应封严,并放在阴凉处保存。使用有毒有机溶剂时应在通风橱内操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第36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无机试剂: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浓硝酸、浓盐酸、浓硫酸、高氯酸及氨水时,应在通风橱中操作。如上述试剂溅到皮肤上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NaHCO3或5%H3BO3冲洗。标识:自配试剂应贴标签,并注明化合物名称、浓度、配制日期,以及配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你好,我好,大家好!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4016204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