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总】.docVIP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弥散(mí)腈纶(jīng)起哄(hòng)风雪载途(zǎi)

B.砚池(yàn)两栖(qī)肖像(xiāo)挑拨离间(jiàn)

C.拾级(shè)戛纳(gā)俯瞰(kàn)叱咤风云(zhà)

D.缄默(jiān)寒噤(jìn)缅怀(miǎn)猝不及防(cuì)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B.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C.智力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D.“一带一路”把40多亿人联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天津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解说:这句话标点正确。

B.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解说:句中的“萧索”是形容词。

C.参天大树苏州园林高尚情操宝贵意见

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D.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解说: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其中“常”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②而“常”也有表示长度的意思,它的具体尺寸是“寻”的两倍,也就是一丈六尺

③由此可见,看上去平平常常的汉字,它们背后却铺陈着广博的知识背景,隐含

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④原来,“寻”在古代是一种丈量宽度或长度的单位,具体尺寸是商周时期的八尺

⑤“寻常”最初的意思就是不太长的、日常比较常见的长度,后来逐渐就有了“平常”“普通”等含义

⑥举例来说,“寻常”表示“普通”“平常”等意思

A.④①⑥⑤③② B.④⑥①③②⑤ C.⑥①④②⑤③ D.⑤②①③⑥④

7、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5)________________,不觉船移。微动涟漪,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6)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可用《三峡》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做具体描绘。

(7)《与朱元思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鱼儿的游弋,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越王勾践反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动心忍性(________)

②人恒过(________)

③汝忘会稽之耻邪(________)

④为质于吴(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3.乙文中越王勾践回国后做了哪些事情?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4.甲文中从反面展开论证的句子是______。而乙文又很好地证明了甲文中的______这一

文档评论(0)

153****77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