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试题.doc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达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词语书写或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劫掠(lüè)别墅(shù)鸠占鹊巢(jiū)荡然无存

B.秘诀(mì)亵渎(xiè)矫揉造作(jiǎo)金戈铁马

C.摇曳(yè)旁骛(wù)李代桃僵(jiāng)断章取义

D.娉婷(pīn)箴言(jiān)附庸风雅(yōng)与日具增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心无旁鹜断张取义富丽堂皇彬彬有礼

B.大发雷霆自吹自擂疲惫不堪附庸风雅

C.丰功伟绩矫柔造作金戈铁马不可明状

D.絮絮叨叨扭捏作态形消骨立不知所错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

B.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时,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

C.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D.名著隽永耐读,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周汝昌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被学术界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D.矗立在鲁迅纪念馆前的雕像,是由热爱鲁迅的人士集资铸成并提出倡议的。

5、下列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C.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D.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②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③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④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⑤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⑥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⑦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A.⑤②⑦①③⑥④B.⑥⑤①②④⑦③

C.⑥②①⑦③⑤④D.①③⑤⑥⑦④②

7、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2)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满江红》)

(4)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

(6)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无题》)

(7)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富有人生哲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倶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2)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____________)(4)湖中人鸟声倶绝

文档评论(0)

136****06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