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子之路】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1讲-文言文阅读第3节-理解并翻译句子.ppt

【骄子之路】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1讲-文言文阅读第3节-理解并翻译句子.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骄子之路】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1讲-文言文阅读第3节-理解并翻译句子.ppt11

2017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

第二章古代诗文阅读第一讲文言文阅读第三节理解并翻译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全国各套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的理解。

文言句式考点一

[随堂小练]1.以下句子中,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莲,花之君子者也C.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粟者,民之所种解析:A项,“……,……也”表判断。B项,“……,……者也”表判断。C项,“……者也”中“者也”表肯定语气。D项,“……者,……”表判断。答案:C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横线的语句。墨子曰:“乐(音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君子以为不然。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节选自《荀子·乐论》)(1)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2)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解析:句子(1)中,“……者,……也”和“……也”都是判断句标志;“非”是意动用法,“认为……不对”,可活译为“反对”。句子(2)中,“……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善”是使动用法,“使……和蔼”。答案:(1)音乐,是圣明的帝王所反对的,而儒者却讲求它,那是错误的。(2)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东西,而且用它来使民心和蔼。

[随堂小练]3.以下各句中,不是被动句式的一项为哪一项()A.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C.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D.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解析:A项,动词“拘”本身表被动,可译为“被拘禁”。B项,动词“举”本身表被动,可译为“被举荐”。C项,“见”字表被动。D项,“见”不表被动,而是偏指一方,可译为“我”。答案:D

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1)管仲束缚,自鲁之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句子(1)中,“束缚”表被动,译为“被捆绑着”;“之”是动词,译为“到、往”。句子(2)中,“用”本身表被动,译为“被重用”;“适”是一词多义,这里译为“如果”。答案:(1)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送到齐国。(2)如果侥幸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反被重用,你将用什么报答我?

[随堂小练]5.以下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的一项为哪一项()A.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B.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C.刿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解析:A项,是省略句,应为“敢以(之)烦执事”,译为“怎敢拿(这件事)来麻烦您”。B项,是省略句,应为“可以(之)濯吾缨”,译为“可以用(它)来洗我的帽缨”。C项,是省略句,应为“可以(之)一战”,译为“可以凭借(这点)来打一仗”。D项,“可以”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句子中没有省略成分。答案:D

(1)宗人府经历宋徽、御史叶希贤皆抗疏言景隆失律丧师,怀二心,宜诛。并不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燕王即位,缚子宁至。语不逊,磔死,族其家,姻戚俱戍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句关键点:“抗疏”,上疏;“失律”,丢掉纪律;“并不纳”为省略句。(2)句关键点:“磔死”,用车裂处死;“族”,灭族;省略主语。答案:(1)宗人府的经历宋徽、御史叶希贤都上疏说李景隆丢掉纪律,丧失军队,怀有二心,应当诛杀他。(皇帝)一并没有接纳(他们的建议)。(2)燕王即位,绑了子宁前来。(子宁)出语不恭顺,被车裂处死。(燕王)灭了他的家族,他的亲人都被发配戍边。

【参考译文】燕王起兵,李景隆北征屡次失败,被召还都。陈子宁在朝中列举他的罪状,请求诛杀他。(皇上)不听他的意见,(子宁)激愤地磕头大呼道:“坏陛下大事的就是这贼子,臣不才充数御史大夫而执法,不能为朝廷除掉卖国的奸人,真是死有余罪啊。陛下如赦免了景隆,那就一定不能赦免我呀。”于是大哭请求一死,皇帝因为他的行为而罢朝。宗人府的经历宋徽、御史叶希贤都上疏说景隆丢掉纪律,丧失军队,怀有二心,应当诛

文档评论(0)

181****76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