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背影》后的“背影”.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出《背影》后的“背影〞

读出《背影》后的“背影〞

在《背影》里印象最深入的,是朱自清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入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浮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读出《背影》后的背影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形象父亲。感人的力量来自何方?来自真挚的情感和巧妙的构思,两者结合成一个发人深省的聚光点父亲的背影,照亮了父亲真实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看到,父亲默默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又肩负着一家人生计的重担,举步维艰而极力支撑。为了儿子可以毫不顾惜自己,在困顿和颓唐中不断地和命运抗争,这一切,都在父亲背影中闪现出来,产生激烈的震撼力,震颤着读者的灵魂。从中,我们感受到如山的父爱,感受到一个崇高的父亲形象,感受到父爱子、子爱父的拳拳亲情。

而本文的写作时间恰是20世纪初期整个社会对父亲的一片抗议与谴责声时,朱自清反其道而行之,以父亲的背影为载体,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好父亲的形象。文中的父亲,实际是理想中的父亲,是恨过之后理解了的父亲,是一份迟到的理解、迟到的子爱,甚至可以理解为是对父亲的爱的一种自我解嘲。

对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有平淡中蕴神奇的评价。平淡的是肤浅的`父爱理解,缺乏深入的体验。神奇,又神在何处?奇在哪里?

朱自清先生在《写作杂谈》中关于《背影》的写作曾有这样的说明:似乎只有《背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也不尽然。结合课文开头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我们也可以显然真切地感觉到这不尽然里面有俚头、有故事,似乎有难言之隐。

实际上,在朱自清的潜意识中,固然儿时有对父亲些微的爱朱自清在散文《冬天》中写道: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父亲便起了炉子,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炉子太高,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放进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爱这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在寒冷的冬天里,父子围着暖烘烘的炉子坐着,父亲为儿子夹起白水豆腐。这是一幅多么温馨幸福的画面,让人体会到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但是,除此之外,朱自清对父亲更多的是恨,直到1925年,甚至可以继续延伸。

朱自清对父亲的怨恨主要表现为:

1.儿时父亲的严厉放学回来,父亲总要过目小朱自清的作文,常常是在晚饭时分,小朱自清搬个小板凳坐在父亲身旁,父亲朱鸿钧一边喝着老酒,一边摇头晃脑低吟着小朱自清的作文。看到先生给予好评,就点头称好,欣然喝酒,顺手奖给儿子几粒花生米或一块豆腐干;看到文章所评不好、字句被删改太多,朱鸿钧就训斥儿子,即使小朱自清泪眼汪汪也不放过,甚至一把火把小朱自清的作业烧掉。

2.纲常伦理,父为子纲,父亲无条件地安排儿子的一切父亲朱鸿钧受浓重封建家长礼法的影响,虽爱儿子,但在儿子面前往往是板着严正的脸,极少露出笑意,很严厉,随意操纵儿子的生活。小时候的朱自清没法违逆,十四岁就在父母的包办下确定了第一次婚姻,十八岁就在父母的要求下结婚。

3.父亲对朱自清元配夫人的精神束缚虽然是父母包办,但朱自清夫妇关系一直比较融洽。儿媳武钟谦是扬州名中医武威三的独生女,在娘家为姑娘时就爱笑,嫁到朱家后这爱笑的天性被封建色彩浓郁的朱鸿钧认为是不守妇道。尤其当家庭开始衰败,她还爱笑,于是她便成了公婆的眼中钉、肉中刺。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爱说爱笑、活泼健壮的人,后来,弄得身子像一只螳螂,尽是皮包着骨头哭是不会哭,笑也不会笑了,抑郁不欢,积久劳瘁,于1929年死于肺病。

4.父亲感情的出轨给远在北大读书、接受新思想的儿子以繁重的阴影朱鸿钧原来在江西做官时已娶了一个妾,从此种下了家庭不和的种子。到徐州任上又娶了一个妾,致使江西任上所娶的妾大怒,前往徐州大闹,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这也是父亲的差事交卸了而却缄口不言的缘由。

5.父亲对朱自清祖母的间接扼杀,进而造成家庭濒临崩溃为赔偿徐州之妾,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欠公款五百元。不得已父亲求祖母变卖首饰,还借了高利贷来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这样的变故,在郁郁中辞世,家道也随之衰落,而这时朱自清的二弟马上报考大学,但家里已拿不出学费,且众多弟妹尚未成年,这更加深了朱自清与父亲间的鸿沟。

6.经济的拮据与父亲专制式的家长统治让朱自清几乎断绝父子关系身为长子的朱自清面对父亲的死作和家庭的衰落,出于对家庭、父母和弟妹的责任,用三年的时间就修完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四年课程,在北大校长蒋梦麟的推举下,到杭州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养家糊口的生涯。其时,他月薪70元,每发工资后须寄一半回家,但还是不能满足父亲的要求,遂使家人失和。不久,为减少家庭矛盾,节约生活开支,经好友介绍,朱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11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