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面面观.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柴胡桂枝乾薑湯面面觀

石應軒河南省偃師市石家莊衛生所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證,在《傷寒論》六經辨證中有著特殊地位,它屬

於六經病中那一經的方證?歷來註家莫衷一是,有的認為該方主“少陽表

裡未解”(《醫宗金鑒》);有的認為主“少陽病兼水飲內結的證治”(《傷

寒學》),仍屬少陽病方證;有的認為屬“厥陰合於少陽”(《傷寒論集註》)。

要明瞭這一問題,宜從四個方面解析。

一、從方藥組成解:

柴胡桂枝乾薑湯的組成為:柴胡半斤,桂枝(去皮)三兩,乾薑二兩,

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熬)三兩,甘草(炙)二兩。

本方是小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湯的變劑,即去人參、大棗、半夏、生薑,

加栝蔞根、桂枝、乾薑、牡蠣而成。方中柴胡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

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與黃芩為伍解煩熱而治胸脅苦滿。栝蔞根之潤

得牡蠣之收能滋液解渴。黃芩苦寒,伍乾薑之辛溫以理微結。桂枝、甘草

治氣沖並兼和外。甘草、乾薑理中氣以復津液。原有人參補中、大棗致壅

滿均非微結所宜而去之,故此治小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證、氣上沖有微結

或外不和者。《醫宗金鑒》認為:“少陽表裡未解,故以柴胡、桂枝合劑

而治之,即小柴胡之變法也。去人參者,因其氣不虛,減半夏者,以其不

嘔恐助燥也,加栝樓以其能止渴,兼生津液也,倍柴胡加桂枝,以主少陽

之表,加牡蠣以軟少陽之結,乾薑佐桂枝,以散往來之寒,黃芩佐柴胡,

以除往來之熱,上可制乾薑不益心煩也,諸藥寒溫不一,必需甘草以和之。”

柯韵伯認為:“此方全是柴胡加減法,心煩不嘔而渴,故去參夏加栝樓根;

胸脅滿而微結,故去棗加蠣;小便雖不利而心下悸,故不去黃芩不加茯苓;

雖渴而表未解,故不用參而加桂,以乾薑易生薑,散胸脅之滿結也。”認

為本方是由小柴胡湯變化而來,諸家看法是一致的。《醫宗金鑒》提出是

柴胡、桂枝合劑,提示了本方適應於半表半裡證,但認為散結不在乾薑而

在牡蠣,輕視乾薑易生薑。而柯氏注意到乾薑易生薑,是為散胸脅之滿結,

注意到了寒飲在下是滿結的主因,故不能用生薑之散,而必用乾薑之溫,

因此乾薑易生薑是柴胡桂枝乾薑湯區別於小柴胡湯的大眼目,提示後人,

小柴胡湯重在和解半表半裡熱,而柴胡桂枝乾薑湯偏於祛半表半裡寒。

二、從病位解

小柴胡湯方證屬半表半裡,這是人們的共識。柴胡桂枝乾薑湯由小柴

胡變化而來,由以上各家對其方解可知,該方證的病位仍與小柴胡湯一樣

屬半表半裡。而且不少人看到了兩者的不同,如《劉渡舟傷寒臨證指要》

記有:“當年劉渡舟老師向經方名家陳慎吾先生請教本方的運用時,陳老

指出:柴胡桂枝乾薑湯治療少陽病而又兼見陰證機轉者,用之最恰。”張

路玉指出:“小柴胡湯本陰陽二停之方,可隨瘧之進退,加桂枝、乾薑,

則進而從陽,若加栝樓、石膏,則進而從陰。”陰證機轉是什麼?從陰從

陽是什麼?未曾說明。經方大師胡希恕一語道破了其機關,在所著《傷寒

約言錄》中把柴胡桂枝乾薑湯放在少陽病篇講解,當講解柴胡桂枝乾薑湯

方證時明確指出:傷寒五六日,為表病常傳少陽之期,因已發汗而復下之,

使津液大傷,使半表半裡的陽證變為半表半裡的陰證。可知小柴胡湯從陰,

是適應治療半表半裡陽證,從陽則適應治療半表半裡陰證。也可知,陰證

機轉是指病位在半表半裡由陽證轉為陰證。再看有關仲景的論述則更清楚,

《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熱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

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

枝乾薑湯主之。”是說傷寒五六日,雖已發汗,病不解則常轉入少陽柴胡

湯證,醫者不詳查,而又誤用下法,因使邪熱內陷,雖胸脅滿未去,但呈

現微結。汗、下、邪熱皆傷津液,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津液虛少、熱

傷津致燥,故渴而不嘔。氣衝於上,故但頭汗出。往來寒熱,為邪還在半

表半裡。心煩,為上有熱。這裡的微結,是針對大陷胸湯證說的,即是說

此結輕微,與大陷胸湯證結如石硬為陽明證者顯異。此即由半表半裡陽證

轉為半表半裡陰證,呈上熱下寒的柴胡桂枝乾薑湯的方證。《金匱要略·

瘧病》附方(三):“柴胡桂薑湯方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

劑如神效。”瘧病是往來寒熱為特點的疾病,柴胡桂枝乾薑湯適應於寒多

熱少,或但寒不熱之瘧疾,說明該方重在溫下祛寒。有關仲景對本條的論

述,僅此二條,並未直接指明治六經何病,但可得知該方的主要適應證是

“但寒不熱”及“往來寒熱、心煩”者。這裡可看出該方與小柴胡湯證的

相類與不同,相類者,病位相同,皆用於半表半裡證,不同者,病性不同,

小柴胡湯用於陽證,而柴胡桂枝乾薑湯用於陰證。

三、從六經提綱解

經方家認為:六經來自八綱,即人體病位表、裡、半表半裡的病性

文档评论(0)

聚好信息咨询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本公司能够提供如下服务:办公文档整理、试卷、文档转换。

认证主体鹤壁市淇滨区聚好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0611MA40H8BL0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