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部编版必修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_____________,毋吾以也。居则曰:,_________,?”
2.《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5.《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
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
他说:“,。”
6.《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7.《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答案】
1.以吾一日长乎尔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3.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4.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5.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6.夫子哂之
7.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二、《阿房宫赋》
1.《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2020全国卷3)
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3.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4.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5.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6.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只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7.《阿房宫赋》中,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
8.《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宫中楼阁的密集程度。
10.《阿房宫赋》中写宫妃们来到秦国后从早到晚地弹琴唱歌,成为秦国一分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1.在《阿房宫赋》中,杜牧说“________________”,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市人之言语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8.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9.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10.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11.族秦者秦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三、《六国论》
1.苏洵认为赂秦导致了六国力亏、灭亡,《六国论》第二段中“__________,________”概括出了“不赂者”的下场。
2.“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昆虫记》--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型解读(考点+题型+猜题).docx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教材七—九年级字音字形训练.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补写句子.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 2024届高考课内外古诗词名句分类汇总+.docx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重点句型整理系列0504(共9组)清单.docx
- 读后续写天气描写话题词汇清单-2024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docx
- 细节理解题学习任务单-2024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docx
- 2024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卷重要语言点及词汇总结清单.docx
- 2024届高考英语作文高级词汇替代+清单.docx
- 新高考英语词汇精练+43+(pessimistic-point)+2024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docx
- 新高考英语词汇精练+42+(panda-persuade)+2024届高三英语词汇复习专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