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文言文解读(精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语气助词。

(一)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报刘一丈书》)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二)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三)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四)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2.介词,相当于于。

(一)在。

出,跳梁乎井干之上。(《秋水》)

(二)对、对于。

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

(三)比。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3.此外,可作词尾。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乃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等。例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乐,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其

1.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鞭蕖》其可目作宾语)

(三)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的。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要等或省去。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示反诘)。

汝其勿悲!(《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

3.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这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选择)**且

1.连词。

(一)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河水清且涟猗。(《伐檀》)

(二)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然

1.连词。主要表示转折,可译为可是但是。例如: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然有时和而连用,然代指上文所说情况,而表示转折,等于说如此(这样),可是……。例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是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然还常和则结合,然是承接上文事实,则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可译为既然如此,那么(那就),也可单译为那么。例如: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代词。相当于口语中这样如此。例如:

輮使之然也。(《劝学》)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3.助词,又分两种情况。

(一)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口语的……地。例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

(二)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的,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然还常作应对之辞,同口语中是的对的相似。或者表示赞成、

文档评论(0)

182****86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