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球地图.pptx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球地图.pptx

  1.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球地图.pptx11

;;;;(1)等高线的概念:是地面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线的根本特征;(3)地形根本部位;图中

字母;D;(4)五大地形类型特征;;;2.(2014·山东文综)以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根据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图(a)中的();解析图a中等高距是100m,①海拔100m,②海拔在100m~200m之间;从图b可知“观测点”在甲山西南,且高程是120m。那么符合条件的只有②。;3.(2015·山东文综)读“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思维过程三步读图

找:结合图例,找出原生海岸红杉的分布区域——美国西海岸。

析:如右图;;答题模板;1.(2012·四川文综)图1为“南亚局部地区图”,图2为“东海局部地区图???。读图答复以下问题。;(1)据图2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其成因是。;(2)图3是图1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图3,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2.以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读图,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解析地形特点的描述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形种类多少、主要地形类型等方面分析;地势的特点主要从上下、起伏、倾斜等方面考虑。由图中六大山峰的高度和200米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该地地形绝大局部为山地,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很大。

答案绝大局部为高山地区(山地),地势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3.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4.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读图方法;2.坡度大小的判断

(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那么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那么坡度越缓。

(2)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那么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以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为:CADB。;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那么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以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那么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以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3)坡的类型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等高距相等。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如以下图中的甲、乙;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如以下图中的丙、丁。;3.河流流向的判断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再根据“水往低处流”即可判断。

(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3)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进行判断,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4.地貌类型的判读

(1)海岸线的判读:海平面的海拔为0米,0米等高线一般表示海岸线。

(2)五大类地形的判读: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形状、疏密等特征进行判读。;5.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H相)/100m。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n+1)d。;(4)计算陡崖的绝对高度;(5)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假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那么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

(n—1)dH(n+1)d。

②例证:以下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m,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mH400m。;(6)估算坡度

①应用:一般情况下,如果坡度大于25°,那么不宜修建梯田,因此,在山区能否修建梯田,常会

文档评论(0)

181****76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