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

生理状态下凝血与抗凝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一、血管壁的作用血管受损血管收缩止血血液粘稠止血内皮细胞PLT黏附聚集止血TXA25-HT释放暴露内皮下胶原激活Ⅻ内源性凝血止血TF释出外源性凝血止血二、血小板的作用血管受损vWF血小板黏附PLT聚集(Ⅰ)FgPLT释放(5-HTADP)血管加速(Ⅱ)加速Ⅱa使纤维蛋白收缩聚集形成网收缩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

(内源性、外源性)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12个,以及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释放酶原(PK)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赖于Vitk,称Vitk依赖因子除TF外,都存在于血浆;除FIV(Ca2+)外,均为蛋白质。正常情况下,所有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PF3(磷脂)?凝血酶原(II)凝血酶(IIa)纤维蛋白原(I)可溶性纤维蛋白稳固性纤维蛋白(二)、正常抗凝系统1、细胞抗凝机制2、体液抗凝作用AT-ⅢTFPI肝素ⅡaⅨaⅩaⅪaⅫaKⅤaⅧaTF/Ⅶa肝素辅助因子ⅡAPC+PS激活纤溶Ⅱa/TMPC(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纤溶酶原激活物t-PAu-PAⅫaKⅡa(+)纤溶酶原纤溶酶PL纤溶酶抑制物(+)水解ⅧⅨⅩⅪⅫXⅢ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D等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1)血小板(pt)的激活:粘附、聚集、释放ADP、5-HT、TXA2等为凝血因子提供反应的表面场所3、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被激活按代偿情况分型五DIC的诊断标准根据1994年武汉全国出血与血栓学术讨论会拟订以下标准:1.临床表现2.实验室指标临床表现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2、有下列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多发性出血倾向。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粘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抗凝治疗有效。实验室主要标准

-同时有以下三项以上异常1.Plt.100?109/L或进行性下降(肝病、白血病血小板50?109/L)或有2项以上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TG,PF4,TXB2,GMP-140)。2.血浆F

文档评论(0)

159****73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